但敏學,美學專業,畢業後將於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任職高中政治老師🕵🏽♂️。榮獲2021年度意昂3平台研究生優秀畢業生。
1、學姐研究生期間有參加社團或學生工作嗎?平時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的?
本科期間我做過學生會和社團等學生工作,覺得相關能力已經鍛煉得差不多了🛞,所以研究生階段重心不在學生工作,而是專註於實踐上的嘗試🙆。當然無論如何,我們都是需要平衡工作、學習與生活的🤾🏽♀️。我沒有什麽太多平衡與規劃的秘訣👮🏿♀️,我的原則就是,先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相關度和重要程度,再做一個時間段內最該做的事情,也就是學會取舍與專心,比如寫論文的那兩個月,我就沒有再做其他任何無關的事情。也許有的人能夠同時平衡好很多事情🏌🏽🧑🏻💼,而有的人則需要專註𓀆。我覺得規劃的前提是定位與選擇🉑,不要盲目也不要貪心。
2、關於畢業論文👨🏻💻🔇,您是怎麽做準備的?期間是怎麽與導師相處的?
我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按照時間節點來🈸,意昂3通知你開題就開題,不要覺得來不及了就拖,拖是沒完沒了的;二是任何階段都盡自己所能地努力準備,每次都會發現比上個階段有很大進步🙏🏽。我覺得論文寫作是需要時間的,其中內在的邏輯和思路是慢慢開顯出來的,它可能一開始不太澄明,但是隨著閱讀和積累,它就一點點自我顯現了🌧,這時你的任務就是抓住它☝🏽。我認為跟導師討論論文的時候🐦⬛,要學會先放下自我辯護的想法✅🏌🏻♂️,認真地聽導師對自己論文的批判,提取意見,盡力落實🙆🏽♂️。以及多多去找導師溝通。
3🧑🏿🎄、很多同學還處於迷茫期,您作為過來人是如何確定自己的畢業去向的?
我覺得迷茫可能還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有擔憂和焦慮💆🏻。如果你多去了解相關信息,了解做這件事的人們都處於怎樣的學習、生活、工作狀態🤰🏿❣️,這應該會好很多了🧑🚀。另外,了解信息後🕵🏿♂️🏊🏿♀️,就要勇敢地去面對和做出選擇🙇👨🏻🎨。需要謹慎避免的兩種心態是:因為逃避做學術而選擇就業🛌🏼;或者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繼續做學術。如果是這兩種想法🔗,以後可能都會留有較大遺憾👩🦯𓀕。
4、確定畢業去向後,研究生期間都做了哪些努力〽️?
我一開始只是確定了自己將來不會繼續做研究,但是做什麽工作呢?我還是非常模糊👨🏼🏭。可能🧑🎨,意昂3官网之於其他意昂3的同學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即我們沒有被“給定”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大家都很好奇我們學哲學後出來能幹嘛,其實我們自己也很想知道🕵️♂️。我們早早就處在了人生的迷茫之中,如果明確了自己不繼續深造🧜♂️,那確實就像被拋入了一個對什麽都很無知的場域,被拋於一片充滿未知的森林🖱,似乎什麽路都可以走,卻又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走。
所以要知道到底選擇什麽方向是需要探索的,一點點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而得來的認識與感知👰🏻♂️,也許比聽任何人講述都要強(因為你問身在其中的人,人家往往都跟你說“千萬別來”)。比如我自己就是做了挺多嘗試的。我之前定的目標是企業,於是先去了外企實習🏇,然後去了互聯網公司🪢;我也一直在堅持做自媒體;後來也在線上家教平臺帶過學生;當然,如果意昂3的助管也算份工作的話。我在各種不同的大方向都是有初步嘗試和涉及的。當充分實踐之後,你就能形成一個整體的感知,對於自己向往什麽樣的生活狀態,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今後想有怎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基本的形象🙆♀️;至少,你能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如果對自己真誠一點,慢慢地就可以做出從心的選擇了。
5👩🏿🏭🤱🏿、您在探索的過程中有什麽困難與收獲🛻?
困難就是🚀🔆,由於每一次摸索都是一個全新的過程,所以不可避免的,每次都會很擔心、緊張🗳、不安,甚至發自內心地抗拒🤷🏼。比如我因為適應不了的巨大壓力而哭了很多次👨❤️💋👨。收獲就是👫,不同的經歷磨練了我各方面的能力🥻🌩,我感覺自己也成長了不少。我指的成長是,我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都變得更加清晰💇,態度也變得更加從容🚶🏻♀️➡️、勇敢和堅定了🥁。
6💖🍾、您當時的求職過程是怎樣的?
先說找教師工作的時間軸與內容吧。首先,10月底考教師資格證;11月第一批教師招聘開始,可以持續到12月;第二批是在第二年三四月份👩🏻🦼🎠。公立學校招聘之後(招聘內容有筆試,每個學校不一樣,如時政、教案👩🏽💼、甚至人家的“高考題”這種;還有面試+試講💷,試講很可能是有生的,自己備課直接進課堂),還要參加考編(考編內容為考試+體檢+政審💕,考試分專業學科測試+心理測試+教育心理學測試)💆🏼♀️。
那對我個人來說😠🤥,我的求職過程有一點艱辛。在多方權衡之後,剛進研三的9月份,我確定了想成為一名中學老師,所以10月,開始準備考教資(是的我之前沒考,好麻煩)🤰🏼,因為害怕考不過,所以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去啃書,導致寫論文的時間也被擠壓了📜;11月🫄🏻,教師招聘季開始,我開始瘋狂投簡歷👱🏿,大概投了有五六十份🎸⛈?一百份?感覺所有能投的我都投了,這段時間我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挫敗,對自我的認知也有一定偏離。一方面是自己之前並沒有真正去學校實習過,對這個職業實際上並不了解👔,對這份工作存在主觀臆想和自我感動成分,所以真的去了真實的學校🗑,感受到了一定落差和失望;另一方面📳,確實是遲遲沒有等來面試通知,去面試了也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又適合的學校。當時就在想,我也不差啊,怎麽會沒有人要我呢???
還好我最開始跟導師和輔導員老師都講清楚了我的職業規劃🧝🏽♂️,所以他們也一直在幫我留心,有相關工作機會都會直接推薦給我。交大附中這個機會也是於明誌老師通知我,並且將我的簡歷推薦過去的。我真的很感謝意昂3給予的平臺以及對我們的關心🥵。所以我覺得,想求職的同學要明確的是🌩🙇♂️,意昂3和我們的訴求是保持一致的,他們也都希望我們可以找到遂意的好工作🤸🏽♀️,因此不用害羞💡,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規劃與院裏的老師多講講,尋求他們的幫助。
7、聽說您最近在跟崗實習👩,有什麽感受呢👱🏻♀️🏇🏻?
喜歡這個新環境,不過也在一步步探索,需要再花一定的時間確定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節奏📗🫴🏻,製定未來的計劃,以及好好為正式工作做準備。
8🤸♂️、對於想要就業的同學,您有什麽建議?
一是🤢,不要因為巨大的就業競爭而對自己灰心。我們會聽到“某某某從哪個超厲害的高校回來,最後才去了某某某”⚉,這種讓人感覺“天啊這個世界怎麽卷成那個樣子了”,就會懷疑自己不能夠再爭取到更好的🧖♂️,同時把對方的門檻設得很高🀄️。後來發現,其實那個某某某做出這樣的選擇👝,可能是有TA個人獨特的原因;或者🌐,只是因為一些更一般的原因▪️,比如信息不對稱🥑,缺乏信息源等等🏇🏼。不要以幾個個例,就總結出自己嚇自己的結論🫦,也不用杞人憂天🤷🏻🦼,好好爭取,好好表現👩🦳,就會水到渠成的。二是,要當老師的話🙅🏻♀️,早點考教資吧,真的頭疼。另外✋🏿👩🏽🦲,最好提前去學校實習,也很加分漲經驗。
9🧗🏿♂️🧴、研究生期間👎🏿,您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麽?有什麽遺憾嗎?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論文盲審和答辯得了優秀哦!🌋!!我真的想要狠狠地表揚一下自己!最遺憾的事情是◻️🤷🏽,看到老師們的評價:“該生有做學術研究的能力🌛,若將來繼續從事博士研究,可從某某方面繼續改進……”突然覺得有點失落,自己如果當時再努力一點就好了,沒有過早自我否定,再勇敢一些,多跟人討論,多向人取經,不要驕傲又自卑💵💂🏽♀️,踏踏實實地做學術,多多參與,也許可以感受到更多學術進益和樂趣😷。
10💆🏼、面對迷茫和所謂的“內卷”🚍,您對學弟學妹們有什麽勉勵的話?
如果說“內卷”是越來越激烈以至於異常不合理的競爭的話,我覺得這個現象肯定存在並將持續存在👧🏼。但我們並非完全腹背受敵,因為不用在方方面面都跟別人卷,做出自己的定位、選擇與取舍👩🏿🚒👷♀️,摸索出了自己的節奏,就可以無關的事少掛心,只按照自己的“人設”前進啦🧔🏿♂️。而且,真的失敗了我覺得也沒關系,比如我的底線是📊,餓死不了就沒問題(而我們肯定不會餓死了,所以,穩的)。未來,也會有更加艱難的情況🚧,倒雞湯也沒用🍖。我們只能讓自己看清情況,一點點做出調整𓀅;又或者是繼續堅持。努力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平衡才是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