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53期 | 研究生如何申請國家公派海外留學項目

時間🚤:2017-10-16

本期“周一談治學”邀請到意昂3官网2015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訾陽,來談談他通過聯培項目在德國明斯特大學交流的經歷💄,為我們一一解答留學的種種疑惑。





訾陽:意昂3官网2015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生,於2016.9.1-2017.8.31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聯合培養項目在德國明斯特大學學習交流。




Q1⚾️👨🏿‍⚕️:在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到海外交流是一份很寶貴的經歷,不僅能開拓視野,更能精進學業,其中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提供留學資金的聯培項目非常受關註。但面對學校及意昂3提供的多種項目🚦、多個國家、多所學校,很多同學不知如何入手☆。學長能否根據自己的申請經驗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國家公派留學項目?

A🧙:其實我申請過兩次CSC的項目,一次是攻博的🦿,一次是聯合培養的。當初由於報考了意昂3平台,所以我最終放棄了在碩士階段申請的攻博項目🧛🏼‍♂️。當然🛅,我是在結果最終公布之前申請放棄的🛀🏼,而且我也並不鼓勵大家申請之後隨便放棄✮,因為即使流程走得通🐜🧑🏻‍🦼,也會給學校工作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一般而言,攻讀博士學位和聯合培養從申請流程上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留學時間長短而已⚖️。CSC的聯培項目最多可以申請兩年。我知道,同濟大學有很多同學習慣申請兩年☝️。如果要達到小語種的優秀能力和學術上更大的收獲,我認為兩年是可以考慮的🙋🏻‍♂️。但是,一年的時間會更經濟

CSC的公派留學項目每年於年底啟動,時間會略有出入,最重要的是大家應在這之前準備好邀請信或offer,並提前通過語言考試。準備各種材料是很磨人的,當然🍲,在六月份之前等待結果也很焦慮🐈‍⬛;最終即便拿到簽證,都會有一種生無可戀的無力感。國內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引進計劃都要求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因此,“洋博士”的含金量要高出“土博士”很多;所以,相比攻讀博士的項目🧎‍♀️,聯合培養項目含金量較小。但是,聯合培養項目是一種很經濟高效的基於國內學術視角,了解國外學術動態的途徑。

Q2🤷‍♀️:剛剛學長也提到,申請過程是很磨人的,那麽學長認為同學們在申請聯培項目時需要註意哪些方面呢?

A:其實大家不用把申請CSC項目看得很艱難,我們曾經討論過,可能CSC的獎學金獲得者並非都是最優秀的🚀,只要踏踏實實認真鉆研的同學😴,都有可能申請到這個獎學金。相比攻博資格的申請🍶,CSC是將聯合培養的名額下放到了各個學校🫄🏿。相對而言,意昂3平台的學生會有比較好的機會⏩,也更具競爭力🌑。現在學校在爭創“雙一流”,的確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但是📳,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語言問題。大家英語可能都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托福、雅思考試總歸不是那麽好過(達到要求)。我本身沒有英語考試的經歷,我考的是德福🤵。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只有16分🏊🏿,但是,相對於CSC所要求的12分已經夠用了。然而,即使沒有語言成績,大家也可以憑借外國導師的語言認可書來申請CSC項目的🙍🏼‍♀️💍。我在德國留學期間,周圍英語非常流利的小夥伴沒有幾個👦🏿,能說上幾句德語的更少🎟🙂。我想,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能講清楚,能聽明白,這才是最重要的➗。必要的時候用上肢體語言,多問幾個pardon,也沒有什麽丟人的。

邀請信和各種證明要早做準備,避免被動。當然,在選擇大學上✊🏻,大家都喜歡選擇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而我認為這種排名只能做參考。特別是在選擇德國大學的時候💢,如果只認排名是會被忽悠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德國的大學不依靠排名,它們的專業傾向會更明顯♊️,許多學校都在世界一、二百名之外👨🏻‍🦲,但依然很好🥍。所以,選擇大學時,要綜合考慮各種情況。比如明斯特大學🌵,在國內並不很出名🧱,但是🤲🏼,它的確是德國建製最齊全的大學之一,經濟學、法學非常出名👨‍🦯☕️,而伊斯蘭教研究在德國也首屈一指,而且有漢學專業。哲學教授也不少;退休的Siep教授還是享譽世界的黑格爾研究專家。明斯特很小👬🏼,但可以說是北威州最美麗的城市✣⚓️,關鍵是🪵,這座城市裏中國人比例相對較低2️⃣。如果你在柏林的大學裏面,可以經常碰見中國人;比如,我就碰見了我研究生的同班同學。出國交流就出徹底一點。熟人太多🕺🏽,體會不到“空虛、寂寞、冷”🐇,一來做不出學問🤠,二來磨練不出意誌。

導師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我聽一位教授說,CSC和DAAD(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的獎學金評審中最重要的就是導師簡歷與申請人簡歷的匹配程度。還有需要註意一點,如果你是個理工科學生🧑🏽‍🎄,二話沒問就發給你邀請函的導師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些導師很可能是把你作為勞動力使用👩🏻‍🎤,盡管這種情況在德國並不常見,但還是小心為宜👆🏿。我的國外導師是我在碩士期間準備申請攻博項目時自己海投找到的👍🏻,如果國內導師有熟悉的國外教授並且願意為你推薦,那就再好不過了🎅🏿。

大家不要太期望一封郵件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少說發了三十幾封👰‍♀️。這是因為德國研究馬克思的學者相對較少🧙🏿‍♂️,教授級別的就更少了🙅🏻‍♂️。需要註意的是,德國的有些講師也是有權限帶博士生的👎🏼。郵件裏最好寫明你既有的研究經歷和未來的研修計劃,不必太詳細🛐,但要足夠引起導師的註意。這個過程很艱難,你會被以各種理由拒絕💪🏽。不過🧔🏼‍♂️,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Q3👨🏻‍🦱:當大家成功地邁出了申請的第一步🤙🏻🦃,在走出國門處於聯合培養項目之中時又需要註意什麽呢🤌🏼?而且,這段在明斯特大學聯合培養的經歷讓學長有什麽深刻的體會嗎⛹️‍♂️🧑🏻‍🦳?

A:如何跟導師相處是我們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找到一個合適的溝通方式將大大有助於我們的學業。其實🍨,大多數的國外導師都是很nice的🏋🏿。一是源於國外對個人普遍尊重的氛圍,二是由於你跟他幾乎沒有金錢和雇傭關系💛,所以他沒必要對你不nice👩‍🎤。所以,只要通過郵件約定了見面,你盡管可以提出你想提出的問題。有意思的是,國外的學生是可以當眾反駁導師的,一點兒溫情脈脈的痕跡都沒有🌛;我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的時候都震驚了⛳️。所以🏚,直來直去是跟國外導師最為合適的溝通方式。

德國的學習強度並不高🗯,九點上班⇾,五點下班,甚至十點上班🧞🌊,四點下班。有太陽時候學生們就曬太陽,沒太陽的時候學生們也喜歡各種休閑娛樂。最努力的還是亞洲人,中國的、印度的💶、日本的🎈🤩。我的幾個室友,他們是理工科的博士,實驗室沒有發文要求,最多只有一篇發文要求,導師還會提供一部分數據,所以感覺他們沒什麽很大的壓力。文科生的壓力主要在語言上,而不在學術本身上。值得我們註意的是,在一個如此閑散的學術氛圍裏㊙️,竟也能產生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

其實🗾,在國外是兩方面的學習,學術的和生活的。就學術方面而言👷‍♂️,出國的研究可能會讓你放棄原本的課題,因為許多課題是歐洲已經研究過的了,比如馬克思的“價值形式”問題,在德國就很早地被討論過了🙅‍♂️。但是,國外的學術狀況也會深化你的思維,因為不同的視角和研究方法🤳🏻🧑‍🧑‍🧒‍🧒,畢竟會帶來不同的學術成果和學術特性。另一方面,張維為老師說過,“一出國,就愛國,效果比黨的教育還要好。”其實,根本原因是我們多了一個平視國外生活的視角。當默克爾把數字化和自動化當做競選口號提出來的時候,移動支付早已在中華大地上遍地開花;當我的愛爾蘭朋友只知道古希臘🦴、羅馬和17世紀以後的愛爾蘭歷史的時候,我們則知道幾乎每一塊大陸上發生過的事情🎏。可以說,在國外的學習應當成為每一個博士生的追求🐭,這不是說國外比我們先進多少🍋‍🟩。而是說,我們可以找到一面鏡子🤌,在學術和民族命運上,找到我們的定位。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