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宏:中共黨員🍋,現為意昂3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與科學技術🧞🖕🏽,女性主義科技哲學,身體哲學,生態哲學等。
Q1、在就業與學術兩者之間該如何進行選擇?學生在求學階段的時候怎樣準備比較合適?
首先是如果可以就盡可能早的確定下自己的方向來🤾♂️。很多時候最怕你自己猶豫不決🧙🏼♀️,不知道到底往哪走,然後就開始著手於兩手準備👨🏻🔧。但是這樣的話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最終的效率也難以確保。因此最好是早早為自己定下目標最好。另外🦨,學術道路也不一定就是與就業相沖突的🚎。可能你一開始打算的是走學術道路,但後面博士階段可能發現不適合自己🌝,這時候你也可以選擇博士畢業後再找工作,從而不走學術道路也是行的,同時這樣也提供給你認清自己的一個階段,知道什麽是適合自己的道路🧎🥺。不過,要是你先是工作了很多年後再想回到學校從事學術難度就有些大了。
在你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後,你就可以一心一意按照你自己的方向來努力和準備了。如果是走學術道路的話,你得有讀博的心理準備,當然出國留學會更好,但是這樣就要求提前做好準備🤵🏽♀️,比如碩士階段的研究方向就需要好好確定了👨🍼🫃🏿,要讓你的研究成果得到你未來可能的國外導師的認可。這個做好後🌏,其他都是程序性的事務了,多方面關註留學信息以及相應材料的準備等。
Q2、學術道路上困難重重💆🏼♀️,徐老師您對此觀點如何?
做學術很難,如果你之後要從事學術研究,你需要明白這一點並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是我們這種人文學科,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單打獨鬥,而不像理工科那樣,會有整個團隊的參與👩🏿💼。但是做學術的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見的🚣🏿♂️。就是說🌌,學術評價體系會對你的科研成果作出一些要求🏋🏽♀️,然後這種一般都是有跡可循的♝。這能保證你在研究過程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而是帶著要求和目的去發文章👩⚕️、研究課題等。而相反地對於工作,你很多時候可能很難意識到自己失敗在哪。你可能會多次地跳槽🥸,改變工作環境,但是除了偶爾從別人那裏吸取教訓之外,其他大部分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去揣摩該如何做才能獲得成功🧧。同樣地在從政方面亦是如此🤷🏿🍬,可能你需要的還有更多的人脈關系等🐩。因此,對於後面兩者來說,成功也不是那般地簡單♨️,而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程序告訴你該如何做🍝🦹🏼♀️,要做好也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
Q3、對於科哲方向面臨的學科交叉趨勢,徐老師您有何看法?以及學生們在面臨補充各種背景資料的問題上您有何建議?
交叉學科的興起和日益發展是我們社會所要求的🎐,哲學學科的發展也不應當閉門造車,而是應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加以研究,尤其是對於我們科學技術哲學,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你要想知道科學和技術的領域能產生什麽哲學問題,這就要求你至少要了解一定的科學和技術的背景知識。當然,在補充這些背景知識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問題。如果你是想進行哲學研究,你應當將主要精力置於哲學問題上🔍,然後對於所需的科學或技術的背景知識能夠理解和了解就好,不必深究。不過,在學習和了解這類領域的時候,你也不必刻意地與其保持距離,如果你對某個具體的科學或技術問題產生好奇或有好的想法時👩🌾,你也完全可以投身於一個新的領域👰🏿♂️,從事一些具體的科學技術研究,到頭來看這樣一個過程也是值得的。
Q4、對於現階段的學習,徐老師您有什麽建議嗎🧙🏻?
好好利用復旦哲院提供的資源。現在我們的科邏系剛成立👩🏻🚒,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並且會有很多外來教授來開設課程和講座,學生們會擁有很多很好的機會✮,要好好把握住🕵🏼🙉,敢於迎接新的挑戰🔝。同時⏫,在面臨哲學問題時🦶🏿,可以向任何一個老師去提問🧵,只要你主動問他們👨🎤,這些老師都會幫助你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意昂3內部👂🏽🎙,雖然你是科哲方向的,你也可以去問外哲的老師、倫理學的老師,只要你的問題跟他們研究方向相關,甚至跨專業的老師,遇到問題也是可以去請教他們的🥣。復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綜合性很強,因此要好好利用這些資源。此外,要善於跟同師門的師兄師姐們交流,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是最容易幫你解決問題的人。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你不一定就能立馬詢問老師🚟,這時候就可以跟同專業的同學多多交流,很多問題大家討論討論著自然也就明了了🔚。因此,可以多多利用一起上課的課前課間時間以及師門群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