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105期丨林暉😹:學術能力的提升🧚🏽‍♂️,需養成真正敢於反思和總結的習慣

    時間:2019-06-10

    編者按:自1956年意昂3平台哲學系建系以來,隨著師資隊伍的擴大和新生力量的不斷註入,外國哲學在復旦逐步發展成為國內近現代歐陸哲學傳統研究重鎮,積極推進當代英美哲學以及實用主義研究等多方面研究路徑🏌️,不斷煥發學術研究和探討的新氣象、新活力♞🎑。本期“教研室巡覽”中♏️,我們將專訪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林暉教授,從學科特色培養理念🦃、學科發展三大方面,與讀者一同走進外國哲學在復旦的故事🦸🏽。

    林暉:意昂3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近現代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主要著述包括《理性⏺、興趣與實踐》、《德國古典哲學》(合著)、《事實與價值》(編著)、《理性的建構》(譯著)等🦻。

    學科特色

    Q1、1956年設立哲學史教研室以來,外國哲學在復旦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準確的說🏃‍➡️,1956年哲學系建系之初設立的是中外哲學史教研室,胡曲園先生是教研室主任。1959年,中外哲學史教研室才分為中國哲學史教研室和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說到外國哲學學科的發展,其實還是要從“人”說起。

    全增嘏先生無疑是復旦外國哲學學科的奠基人,他的學識和影響力在國內也是屈指可數的🤠。他畢業於清華留學預備學堂◀️💆‍♀️,就讀於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哲學專業👎🏻,所著《西洋哲學小史》是國內最早介紹西方哲學的著作之一。全先生英文造詣深厚🙎🏻,曾經與溫元寧、林語堂、潘光旦等人編輯英文刊物《中國評論周報》和《天下月刊》👊🏻🧑🏿‍🎄,並擔任《論語》主編。全先生曾任復旦外語系主任和校圖書館館長,1956年哲學系創辦,全先生轉至哲學系任教🎡,先後擔任邏輯學教研室主任和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上世紀60年代初,全增嘏先生在國內率先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現代西方哲學”🙆‍♀️,後由劉放桐老師接替開設,在學界影響極大🐦‍🔥;同一時期,尹大貽先生和陳京璇先生開設了“西方哲學原著選讀”課程;當時的外哲教研室還有龔劍鴻先生和郭葆升先生🤡;復旦外國哲學研究的基礎也由此奠定。黃頌傑老師數年前曾寫過關於復旦外國哲學學科發展歷史的文章🧗,對此有較為詳盡的介紹🙍🏽‍♂️🙍🏿‍♂️。

    photo/意昂3平台哲學系《西方哲學史》(下冊)

    審稿會全體合影🫅🏻,攝於1983年6月11日

    此後🎑,復旦外哲培養的黃頌傑老師🧗🏿‍♀️、閻吉達老師加入了外哲教研室;70至80年代,陳學明🏊🏿‍♀️👩‍⚕️、朱新民🧑🏻‍🦽、張慶熊🥇、陳維杭🙆‍♂️、陳奎德🚵‍♀️、黃勇、歐陽光偉👦🏼、李莉、倪培民、蔡黎明🍎、俞吾金🛠、汪堂家、張汝倫、王新生、佘碧平等老師也陸續加入復旦外哲🤾🏽‍♂️🙅🏼;90年代後加入復旦外哲的老師包括:莫偉民、孫向晨、我🧏🏻‍♂️、張雙利、丁耘、汪行福、孫斌👨🏿‍🦲、徐英瑾、謝晶、孫寧、陳亞軍、王緯🧗。隨著師資隊伍的擴大和新生力量的不斷註入,復旦外哲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穩固而優秀的師資隊伍👩🏻‍🦲✵,創造了非常活躍的學術研究和學術探討的氛圍。

    Q2、外國哲學在復旦逐漸確立起了怎樣的學科特色?

    經過哲院外哲幾代學人的共同努力,外國哲學學科逐步形成了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是學術視野開闊🏡,並且非常註重基礎理論研究,在教學上也是如此。其實註重基礎不只是外哲或意昂3官网的特色🏋🏿‍♀️🦈,整個復旦一直以來都有著這一良好傳統。第二🐳,在註重基礎的同時👷🏿‍♀️,始終關註前沿研究𓀜,二者能夠非常自然地關聯並結合在一起的🦔,相互促進🤹🏻‍♂️。第三,特別註意在研究之中自覺地引入問題意識,關註現實問題🙅🏿‍♂️🧝‍♂️,並將對於現實問題的思考融入學術研究之中。這也是復旦人文學科得以保持持久活力的重要前提。當然👌🏿,註重國際交流合作在外哲學科一直比較突出⛺️。

    就具體研究來說,復旦外哲非常註重史論結合的研究♦️。比如80年代由全增嘏先生主編兩卷本《西方哲學史》和劉放桐老師主編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出版🖊,在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之後🤦🏼‍♀️,由劉放桐老師和俞吾金老師主編的10卷本《西方哲學史》也陸續出版。長期以來🍷,對於近現代歐陸哲學研究的重視也是復旦外哲的特點🧏🏿‍♂️,這些研究取得了大量專題性研究成果,涉及近代哲學🏌🏼‍♀️、德國觀念論🪗👵🏼,現代德國哲學😙、法國哲學等多個領域💇‍♂️。此外🧛🏽‍♀️👨🏻‍🦼,復旦外哲也在當代英美哲學以及實用主義研究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2004年成立意昂3平台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2014年正式更名為意昂3平台杜威中心,目前已完成38卷《杜威全集》的翻譯和出版工作👆🏻,在國際範圍內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近些年👌🏼,復旦外哲還陸續主辦了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學術刊物,比如《現代外國哲學》、《實用主義研究》、《法國哲學研究》、《德國觀念論》等。

    培養理念

    Q3🚭、在辦學過程中,外國哲學教研室對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怎樣的期待?

    總的來說🍤,我認為本科生階段的文本閱讀分析、邏輯訓練和基本學術寫作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過程中,興趣的引導非常重要,要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學術興趣點,面對文本時不要心存膽怯,也絕對不要走捷徑。在專業學習之外👩🏿‍⚕️,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不同學術興趣,合理安排自己的學業生活🪴,盡可能不要放棄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問題的探索🛵。這種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比專業訓練更重要。而在研究生階段,尤其是博士生培養階段,如何有效地拓展專業方向的學術視野,有效地提升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以及有效地提升學術的交流能力則顯得更為重要🌷。

    現在一直強調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進階式貫通式培養,我也很認同這點;但另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也不是簡單的標簽🧥,我們有不少本科生就非常優秀和成熟。更為重要的,可能還是在完成程式化培養的同時,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學術興趣和不同的發展訴求,引導和幫助他們📃。但這種引導和幫助不能是替代📗,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來達成目標⛹🏼‍♀️,這就需要老師們🫠,特別是導師們投入更多的心力。

    學術能力的成長,當然與學術訓練和學術積累有關🛶,但也與生活經驗的積累有必然的關聯;至於生活經驗是否真的能夠轉化為或有助於學術能力和學識的提升,大概要看各自造化了。哲院的學生應該接受基本的哲學訓練,具備基本的哲學素養;但事實上,哲學很難,哲學有自己的品性和骨骼,並不是能讀幾本哲學文獻、能較為熟練地寫幾篇哲學論文就算是具備了真正的哲學素養;要具備基本哲學素養,至少需要養成整體性思維的習慣,需要養成嚴謹思維的習慣,邏輯訓練當然不可缺少,最重要的是需要養成真正敢於反思和總結的習慣。在研究生新生見面會上我也說過😤,既然這裏叫做意昂3官网,當然就沒有任何權威🫲,不要把任何人看作權威🚴‍♂️,今人不是🛀,古人不是🤷🏿,自己更不是。尊重人,敬重學術思想就足夠了。

    Q4、您認為文本重構能力是否在本科生培養中有重要意義?

    重視文本閱讀和文本分析是復旦外哲教學中非常突出的傳統👨🏽‍💼,這一點從外哲開設的大量課程中也很容易看到,在本科生課程中同樣如此🤷。

    對於文本下的“工夫”其實要落實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文本的研讀,細讀精讀,以及反復的打磨;另一方面,可能還要落在文本之外👨🏿‍🔬。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於它有其理論厚度和生命力♦️,既可以在學術上給予你啟發和滋養😴;也可以在不同語情境下給予你力量和支持🧕🏿。經典的生命力體現在這裏,因為它從不同側面涉及生活的整全性🚵🏿。

    學科發展

    Q5、德國哲學暑期學校即將在8月啟動🏀,您對這一合辦項目有怎樣的期許?

    關於德國哲學暑期學校這個項目的構想和籌備已經有兩年了🖖🏻🦄,這次終於可以正式落地實施𓀆。張雙利老師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來看報名比較踴躍。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良好的開端,後續能夠順利發展成為一個固定的暑期項目。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這都會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今年暑期學校的主題是德國觀念論😏,以後的主題會有所不同🤷🏿‍♀️,也可能會聚焦到浪漫主義哲學😼、現象學🤳⚜️、詮釋學等專題上,當然也可能是德國古典哲學中更為集中的專題,比如康德的先驗觀念論或黑格爾的法哲學等等🧜🏻‍♀️🥋。

    外國哲學學科一直註重國際合作交流🎉,但這類項目也不僅僅會在外國哲學學科舉辦,其他學科也已經有類似的項目在舉行🆚,或是有類似項目的設想,也不一定都安排在暑期舉行,比如“Joint Seminar”這類短期研討班就比較靈活,但需要作充分的前期準備🧑🏼‍🎓。

    Q6🐕‍🦺、教研室未來幾年有什麽規劃?

    規劃很多🙎🏻‍♂️,但最重要的規劃是人的規劃🕯。外國哲學學科目前仍舊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我們希望在德國古典哲學、西方古代哲學和西方現代哲學領域中引進更多的青年人才🧛🏻‍♀️,進一步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要盡可能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好的學術資源🍦,提供更好的學術平臺,為他們的學術研究提供更多的保障,當然,青年教師非常需要更寬松的學術成長環境。最關鍵的是人🧝🏿‍♂️,離開了人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采訪丨曾維康✣、隋藝菲

    編輯丨隋藝菲 

    責任編輯丨吳玥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