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獎學金評定落下帷幕
你心目中的“國獎得主”
又是什麽樣子呢?
悶在圖書館?沒有業余愛好?不懂生活🪫🙎🏼?
NO NO NO!
優秀的人從不“千篇一律”!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群“S級”的哲院學生
聽聽他們的所思所想
1
圖書收藏愛好者
冉升林☁️:2016級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對自己有怎樣的治學要求?
我現在對中國哲學專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大概的印象上面👱♀️,沒有深入到學術內部🏙,不敢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現在只有一個小願望👨👨👧,那就是能夠把27萬字的《四書章句集註》給背記下來👒。之前與本專業同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中哲學者在脫離書本引用古籍原文的時候🧚🏽,有內容錯訛的問題。這或許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系,但既然現在我們這些學中國哲學的後生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就應該盡量去避免。
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麽🙅♂️?
最喜歡的書當數《四書章句集註》👦🏻。我對語言比較敏感,於現在的學術寫作和翻譯中不那麽純粹的漢語有點排斥感🧌。不同於文字♋️、意蘊皆難的《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可謂文字曉暢、義理精微🩺,很多時候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就著《四書或問》、《論孟精義》和《朱子語類》來讀《四書章句集註》👨👩👧👦,更能發現其中的精微之處🤸🏽♀️,而弟子發問、朱子辯駁的內容👍,也為我們達到所知益精🤽🏽、所能益固的義理純熟的境界提供了階梯。直面經典🤭🙎♂️,既是一種知識訓練,又是對自己的思想挑戰,閱讀朱子的這些文本🧍🏻♂️,對閱讀者的心智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社會實踐中最重要的收獲是什麽?
社會實踐的經歷迫使我不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純學生🧜🏼,並努力去務實一點⏭。對於一個哲學專業學生和學生黨員來說,書齋外的世界供著精神發育最肥沃的土壤✵。既到過雲南最底層的貧困村#️⃣,又去過京津冀最前沿的改革地🧘🏻♂️,對於我這個喜歡沉浸在書本裏的人來說♟,現實的那種厚重感讓我不至於總是那麽理想化地看待生活。現實的問題可以傾註理想的力量✒️,但不能只用理論來解決。學校和意昂3更是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試錯機會,使人能夠不斷去嘗試和校正。
2
非酋&頭禿
陳輝強:2017級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對自己有怎樣的治學要求?
在研究學習中🧑🏽✈️⛹🏿♀️,我最害怕的或者說最反感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會變成一個某某學者的研究者,而並非始終將目標朝向問題🧑🏻🦽。每一個前輩學者都可能在後來者身上投下深重的陰影👩🏽🦱💬,而我最希望的就是我能銘記自己始終在陰影中,並且嘗試著找到自己的光明。這個過程是比較疼痛的🧎🏻♀️➡️,我不知道我自己能走多久,但是終歸是希望有一份力😶🌫️,便發一分光。
最喜歡哪個時期的哲學?
最感興趣的還是先秦的儒家哲學。我所接觸的大部分的哲學與先秦都有抹不開的聯系👰🏼♂️📪。那個時候的哲學能夠給我一種真正的生存的感覺,他們不是在刻意的做哲學,而僅僅是把他們的生存、他們的感悟記錄下來。他們的文章只是一個載體🗿,重要的東西是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東西。能夠觸摸到那些的話𓀑,活著的瞬間都能感受到那種跨過漫長歷史的生存的厚重感🗓。
如何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
娛樂和閑暇是為了讓自己快樂和寧靜,對我來說去陪一陪該陪的人、去看看沒見過的風景就可以很開心了🛀🏻。每一天課間的一點空暇如果沒有留給課堂的話,我就會用來和喜歡的人、喜歡的東西接觸(廣義的喜歡),但很多時候還是因為對課上的某個話題感興趣然後進入思索的狀態;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之後,就完全進入到娛樂的時間⭕️,對我而言就是要把腦子留在門口,不帶進宿舍🏂🏼,看看籃球、看看動漫就是最經常的快樂👧🏿❌。
3
喜歡天文愛看星星
朱沁玥:2018級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對自己有怎樣的治學要求?
“耐得住寂寞”👍🏼👨🏼🎤。要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沒有負擔地閱讀🛰,純粹因為喜歡、因為敬畏而閱讀。學習本身是件快樂的事情✮,但在這個節奏很快的世界裏,學習往往會被各種負擔綁架而變得不再純粹,我時常會因為迷茫、焦慮就靜不下來☢️、讀不進去,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在閱讀、學習的時候能夠沉下去🫅🏽🫲,開開心心地讀書就好了🤸🏻♀️。我不期待哲學的學習能夠立竿見影地給我帶來什麽成就,而是覺得能在安安靜靜的學習過程中收獲解惑的快樂,讓自己更好地生活、成人🤾♀️,就已經足夠了。
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麽?
我最喜歡的書👩👧👦,只能選一本的話,我會選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喜歡的原因是,我已經讀了差不多三遍了,每讀一次都覺得會有新的感悟,但至今依然覺得沒有讀明白🕛,尤其是作者對於輕與重的表達🏀🧀。喜歡的書有很多,但可能這是第一本讓我有如此奇妙的閱讀體驗的書🦥,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我才會在每次閱讀完後問問自己:真的讀懂了嗎🫰🏽?最近在看的書裏,我覺得也有一本將“榮升“我最喜歡的書,名字叫《失明的攝影師》,它是一本由盲人完成的攝影散文集。
誌願者經歷中有哪些難忘的感觸?
一個是上學期我做助教誌願者😵,最後一堂課和孩子們互相留言🧑🏼,看到他們在我的本子上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寫下祝福的時候我很感動✨,雖然文字很稚嫩,甚至還夾雜著拼音,但這種真情實感、純真可愛的表達,對我而言是最珍貴的收獲🙆🏿。另一個是最近在美術館互動區做誌願者的時候,我本以為遊客們用有限的工具對固定主題進行創作會很相似🦆,但是大家的創造力真的讓我很驚訝🤾🏽,這也加深了我對原參展作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