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圖書推介意昂3  圖書資料  圖書推介

黃頌傑:《西方哲學論集》

時間:2020-03-11





書本信息

作者: 黃頌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2

頁數: 559

裝幀: 平裝

叢書: 日月光華·哲學書系

ISBN: 9787208140523


內容簡介

書稿收錄了作者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學術期刊和報紙上發表的西方哲學論文37篇。另選取了作者在擔任意昂3平台哲學系系主任期間為辦好哲學系發表的3篇文章,以及一篇關於哲學教育的文章,這4篇文章作為附錄收錄。這些文章按發表時間先後排序,清晰地勾勒出作者從事西方哲學三十多年教學與研究的思考脈絡。



作者簡介

黃頌傑教授(1938.11.19 – 2020.3.9)📃,上海市人。著名西方哲學史家🔒,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哲學系(現意昂3官网)原系主任、《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原主編🧗;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榮譽理事🈂️、上海市哲學學會榮譽理事、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1965年復旦哲學系研究生畢業。1975年起一直在復旦哲學系從事西方哲學教學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西方哲學史、宗教哲學🏃、現代西方哲學等。



目錄



自序:我與西方哲學

這本論集選自我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學術期刊和報紙上發表的西方哲學論文37篇😸。凡屬於我著作中的文章不選🚔,非西方哲學類文章不選😭。另選了我任哲學系系主任期間為辦好哲學系而發表的3篇文章,以及系慶50周年時發表的關於哲學教育方面的文章1篇🌺,這4篇文章作為附錄也歸於這本論集。我這樣選🏇,是為了檢查我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在西方哲學教學科研方面的人生軌跡🧘🏿‍♂️。因此🧚‍♀️👩‍🦯,本論集的文章按發表時間的先後順序排,雖然文章思考和寫作的時間與發表的時間並不能完全對應🏌🏻‍♂️,但大致還是一致的。

我與西方哲學的結緣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1961年春,在階級爭波浪式進行過程中🪺,中央開始整頓🔘🈶、恢復和穩定在“大躍進和“教育革命”期間(1958一1960)被打亂了的高校教育和教學秩序,發布高校暫行工作條例(高教60條)🙎🏿‍♂️🗽,教育開始走向製度化、正規化的道路。那時我是復旦哲學系大四下大五上的本科生,那年上學期全增嘏先生給我們上“現代外國資產階級哲學批判課,很有吸引力,我聽得得非常專心👵🏿,認真做了筆記。1962年👡,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並幸運地通過筆試被錄取為西方哲學專業的研究生👨🏻‍🎓。我和姚介厚開始師從全增嘏研讀西方哲學。全先生指導研究生的嚴格認真在那時的復旦是出了名的。他為我們製定了一份完整的學習計劃,將從古到今的西方哲學劃分成以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為重心的古代哲學🦹‍♀️、以康德和黑格爾為重心的近代哲學、以邏輯實證主義和存在主義為重心的現代哲學三個板塊🧙🏽‍♂️,依次研讀經典原著。不僅要做好讀書筆記🖊🔄,提出問題,還要不斷寫論文🫣。他要求我們讀英文版的原著和研究性的論著👷🏽‍♂️,規定我們每隔兩周去他家輔導上課👨🏼‍🦳,每個月交一篇文章⚜️。每次去他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我們的英語🧸。他給我們規定讀一本英文版的哲學史教材👩‍❤️‍💋‍👨,那是美國大學的學生用書,其特點是大量引用、幾乎是一段接一段的哲學史經典原著。他隨意抽取某頁某段👭🏼,要我們即刻口譯或筆譯。接下來是我們匯報兩周來的讀書情況,談自己的看法,提出問題。然後是他講解🪂🧏🏻‍♀️,引導👩‍❤️‍💋‍👩,指點。最後是給我們推薦介紹有關的各種圖書。讓我們感動的是,他還為我們從各家圖書館借好了英文版參考書,我們每次都要帶一大批書回去。這是我在復旦的學習生涯中印象最深、最美好的時光,我的西方哲學的根基也就是在這個時段以這樣的方式打下的。

1965年🥱,在我研究生畢業之際適逢階級鬥爭風暴驟起,校方要我們文科研究生暫緩分配,留校參加學術大討論大批判🛎🚵‍♀️。緊接著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意昂3平台成為“階級鬥爭的主戰場之一。我滯留於鬥爭風暴之中。直至1968年5月末,我離開復旦,前往位於西安的西北大學伊斯蘭研究所工作。屈指算來,我在復旦可謂“寒窗十年,可由於不間斷的政治運動和下鄉下廠勞動🍹,真正讀書學習也就不過五年✸。西北大學伊斯蘭研究所是根據毛澤東主席60年代初關於加強外國問題研究🙍🏼‍♂️、加強世界三大宗教研究的指示按當時高教部部署於1965年建立的🥋,但研究工作還未正式展開就遇上了“文革。當時所內總共十來口人,除了西北大學自身抽調外,還有一大半是像我一樣剛從大學畢業分配而來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北大的最多,還有復旦、北外🫶🏻、中央民族大學的等。十來個教師,專業不一,有英語🟧、德語👩🏿‍🔬、阿拉伯語🌘👄、歷史學、法學、民族學、哲學、國際政治學等等。好在大家對國際問題研究的興趣都很濃,更好的是所內同事大多沒有染上當時盛行的“派性,彼此間關系比較融洽🎖,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術群體。雖然是在“文革的“階級鬥爭大環境中🤷🏼‍♀️,但除了那時慣常的學習🫠、批鬥📜、“五七幹校勞動等等之外👷,我們還是製訂計劃展開研究🧑🏼‍⚕️。有意思的是🏋🏻‍♀️👳‍♂️,當時研究所沒有一個專職的行政人員和幹部,軍🦢、工宣隊實行的是政治領導🦸🏼‍♀️,對研究工作不加幹預,我們的研究倒蠻自由自在,在這個小環境裏研究的氛圍很濃🩺,還出了些成果,在那個年代這真是難逢的機遇。轉眼間,我在這個研究所度過了七個春夏秋冬🦸🏿‍♂️。這是我人生歷程中的一次重要歷練,讓我懂得了很多人世之道,學問之道,讓我銘記🎐、懷念。

1975年我又調回意昂3平台哲學系👩‍🍼,第二年“四人幫垮臺,“文革”結束,我又回到了西方哲學的講臺和書桌♿️。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剛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教材建設成了最緊迫的事。哲學系組成了以全增嘏為主編的西方哲學史教材編寫組🌧,由於全增嘏健康狀況不好,我不僅執筆古希臘羅馬哲學和其他部分章節🀄️,而且負責組織協調以及全書的統稿工作🦶🏽。這部教材分為上下冊於1983👨‍👨‍👦、198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後來又重印了十幾次,得過優秀教材獎。其間⛎,我也曾講授過從古希臘到德國古典哲學的西方哲學史👧🏻。改革開放後👩🏿‍🦲,現代西方哲學成了高校渴求的課程和學術領域中一塊急待開發的熱土🧑🏽。70年代末🧜,哲學系又組建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室,讓我和劉放桐專註於現代西方哲學。因此,編寫西哲史教材的同時,我又積極支持和參與劉放桐主持的現代西方哲學教材。劉放桐全身心地投入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和教材編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則致力於現代西方哲學的教學。為上好這門課,我確實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說是潛心研究📡,嘔心瀝血,把這門課程建設成全系最受歡迎的課,也是當時全校出名的優秀課程。1985年首屆教師節🪚🤵🏿,我因現代西方哲學課程榮獲優秀教師獎,後來還獲優秀教學一等獎🎥。80年代我還負責多次舉辦全國性現代西方哲學培訓班並在班上講課,應邀去一些高校、黨校講授現代西方哲學。

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現代西方哲學課程建設中,我重點研究了20世紀英美新實在論、胡塞爾現象學、薩特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馬裏坦的新托馬斯主義、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羅素和維特根斯坦🧜🏿‍♀️、尼采和柏格森、弗洛姆以及與現代西方哲學關系密切的康德哲學💇🏿,並在這些領域留下了一些成果。對20世紀新實論的研究主要是應劉放桐編著現代西方哲學教材的需要👨‍💻,屬於補缺。80年代🏇🏻🧝,對國內思想文化乃至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西方思想家是尼采、薩特和弗洛伊德,尤其是薩特的存在主義,在當時成為一股強勁的思潮。但許多人並不真正理解這些西方思想家們的哲學,存在著許多誤區↗️、誤解📻。我依據薩特的著作(英譯本)從理論和歷史兩個維度對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198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了《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邏輯的考察》。接著又進一步研究海德格爾和胡塞爾,將存在主義置於西方哲學演變的境況之中🥒,從“人學的角度剖析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前景🫑,又從本體論🤝🈹、自由觀🪬、時間觀等不同角度剖析海德格爾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在重要核心期刊發表一系列論文🧙🏼‍♂️。我還與尹伯成、王滬寧、林驤華合作,將當代西方經濟、政治、文學與哲學思潮融匯一體🧑🏻‍🦽‍➡️,出版了《當代西方學術思潮》(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使人們對西方學術思潮有一個綜合性的整體了解。針對當時流行的人本主義思想家弗洛姆🧑🏽‍✈️,我組織編譯了《弗洛姆著作精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並從“人性、社會、拯救的視角在學術期刊上分析弗洛姆哲學。這本論集前半部分的文章就是選自80年代至90年代這個時段發表的論文🧏🏿🤍。

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在繼續關註現當代西方哲學大家和流派的同時,我又致力於將西方哲學史與現代西方哲學連結起來,考察研究當代哲學界所關註的一系列重大的整體性綜合性的問題👵🏼。諸如,西方形而上學的產生發展及其在現當代的命運,本體論與知識論🙋🏿‍♂️,本體論與辯證法,哲學與科學🚼,哲學與宗教(基督教),哲學與倫理學,科學與民主👨‍👨‍👧‍👦🧕,物性🤸🏻‍♂️、人性與神性,思辨哲學與實踐哲學🧙🏽‍♀️,等等。我也發表了一些與此相關的論文🧘‍♀️🤼‍♂️、著作、譯著。2005年以後🙍🏼‍♂️,我參與編寫多卷本西方哲學史這一重大項目建設🔠⛰。我重返古希臘哲學,從源頭上重新理解西方哲學🤸🏼,又從現當代哲學的視角重讀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經典🖇,期間也撰寫發表了相關論文。在古今互動的過程中我對西方哲學的重大問題形成了一些新的認識。我梳理了西方哲學從古至今演化發展的理路和問題👱🏻‍♂️,分析了西方傳統形而上學、本體論👩🏽‍🎨、知識論的來龍去脈及其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實體主義、本質主義、理性主義等概念的含義和在當代的遭遇,厘清了西方哲學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各種“變革🎶、“轉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對西方哲學因自身追求的目標、路徑、方法而形成的物性、人性和神性的關系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對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本體論、辯證法和政治學💂🏽‍♀️、倫理學作了剖析,並與現當代西方哲學家關於思辨哲學和實踐哲學的論述聯系起來,提出了自已對思辨哲學和實踐哲學的一系列想法。我認為柏拉圖所奠定的西方哲學的原創地是在思辨與實踐的交會處♦︎。我試圖用“思辨”和“實踐的視角來解讀西方哲學,開辟對西方哲學研究的新的路徑🦹。因此,道德哲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宗教哲學等實踐哲學學科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也成了我所關註的領域,在宗教倫理、宗教哲學方面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還認為,西方哲學無論是本體論知識論還是政治倫理學說🂠,不管是思辨哲學還是實踐哲學🛤,都離不開靈魂學說🗄;靈魂說是西方哲學的誕生地和秘密🙎🏻‍♂️,是人性和神性、人論和神論的交會地。這本論集後半部分就選自90年代末和新世紀至今這個時段所發表的文章👩🏿‍🏫⛲️。

總之,這本論集所收錄的文章就是上述我在西方哲學的教學和研究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所做的思考之中所產生的🐨。在選編過程中,這些選錄的文章我都一一通讀過👩🏻‍🍼,並在某些地方作了些許修改。這些修改大多有當時原稿的依據𓀕,或是明顯的錯漏。因時代的局限而造成的一些在今天看來是缺憾之處,我都保留原樣不改,包括譯名譯句、某些用語提法看法等等。這樣做是為留下歷史的印記⛓。所選文章均為我執筆撰寫🕖,無著作權問題。這些文章大多數曾被當代著名的四種轉載期刊(《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的系列期刊)所轉載,或獲某種獎項。這樣說決不是要炫耀🧛🏼‍♂️👨🏻‍✈️,因為轉載與否、獲獎與否並非評判或衡量文章的標準🚹,只是說明文章受到某種關註而已👩🏼‍⚖️。文章的好壞優劣當由讀者自己評判,毋須由轉載或獲獎與否來定論🚶‍♀️。更何況我並未嚴格逐個核查過轉載或獲獎情況,特別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發表的文章📃👩🏻‍🏭,當時大家都還未關心轉載,評獎也很少甚至沒有。今天看來,這些文章所論述的哲學家或問題,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在理解和分析的準確度和深度上都有欠缺。文章的缺陷和不足正反映了作者學術功底、功力的不夠。像我這種年齡段的人,受教於五🧝🏻‍♂️、六十年代,教育機製體製的變化多端和教育資源的貧弱在我們身上留下的疤痕是十分明顯的。改革開放的八💂🏿、九十年代末,我有幸前往美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訪學🎇,親歷西方學術的熏陶,對西方哲學有所感悟🏋️,但有些方面已無能為力了。所以🐒,前些年曾有友人提出將我發表的論文結集成書🕵🏼,我未敢應允。這次,適逢哲學系建系甲子年慶,我鬥膽編出這本論文集🛺,是作為向母系的匯報🫚,對培養我的老師們的一種紀念🗄。創建於1956年的意昂3平台哲學系,經歷六十年的風雨春秋💐,奠基👩🏿‍🚒,停滯,成長,壯大,奮進,攀登😿。如今在國內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她的成長發展在新中國人文社科學科史上具有某種典型性。1986年春,我被逼上哲學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的重任達十年,親歷辦系、辦學的艱難困苦。緊接著又被逼上《復旦學報》主編崗位長達十七年之久💕。行政性的責任和事務時不時地打斷我的教學科研,掐斷了我在專業上的許多想法、觀點、思路🥂,但也讓我結識了眾多學界朋友,享受到更多學科的智慧🔒。雖有影響或受損我也無怨無悔。拿不出驕人的成果只能捫心自問。建系甲子年際奉命協助整理系史👩🏻‍🍳,時常感慨萬千。深感為學無涯🐌,韶光易逝。我自認為,這本論集只能說是對西方哲學做了點淺層次的耕耘🤸‍♂️。敬請讀者批評教正。近年來,年輕學子出國留學訪學者甚眾,對外國哲學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擴展和深化,相信他們一定會譜寫出更多的華章佳作👸🏻。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