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瑪納”這一典型的巫術概念構成了社會人類學的一個經典“案例”。莫斯與列維·斯特勞斯對它的不同詮釋體現了從法國社會學派到結構主義人類學的轉折及分歧💋㊙️。本文從莫斯的文本出發將“瑪納”定義為“實踐觀念”🏬,並以“可譯性”為切入點,試圖證明在“實踐觀念可譯性”問題上的分歧背後隱含著社會本體論👮🏻♂️、社會科學方法論和行動哲學這三個層面的分歧🛃。最後,本文認為,關於莫斯與列維·斯特勞斯之關系的最常見觀點實際上是對這一關系的過度簡化🙎🏻🛼。
【關鍵詞】:瑪納 實踐觀念 社會現實 象征 無意識 有效性 行動
【中圖分類號】:C912.4
一🐚🎾、導論👲:“瑪納”的翻譯及其哲學意義
二、社會性(society)與象征無意識
三⛹🏿♀️、社會科學的對象
四、實踐觀念:產生價值的總體
五、結論:法國社會人類學的兩個路徑
《社會》🧑🏽🌾,2019 年第 0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