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校友風采意昂3  校友之家  校友風采

吳昌德上將的人生心得

時間🛹:2018-12-20

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上的吳昌德系友


 吳昌德💁🏿‍♀️,中共黨員,上將軍銜。歷任陸軍第31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意昂3平台哲學系1973級系友。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

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而是堅持


節選自解放軍報2018年5月9日第七版

《走路不怕慢就怕站》

 有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龜兔賽跑👨‍👨‍👦。說的是兔子一蹦一跳跑得快,烏龜爬行走得慢,比賽結果卻是兔子輸給了烏龜。原因是兔子跑了一半以後😮‍💨,見烏龜還遠遠落在後面就驕傲了,心想我睡一覺起來再跑也保證能贏。沒想到👩🏿‍🔧,等兔子一覺醒來撒腿再追時,烏龜已經先到了終點7️⃣。這個為人們喜愛的故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可以讓人從多方面受到啟迪💂🏽‍♀️👩🏿。從人生追求進步之路來看👧🏿,龜兔賽跑給人的重要啟示,除了驕傲使人落後的感悟,還有就是:“走路不怕慢就怕站。”

  “走路不怕慢就怕站”,這句俗話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深刻總結👉🏽,生動道出了人生之路“快”與“慢”的辯證法❤️‍🔥。孔子早就說過𓀌:無欲速🚶‍♀️‍➡️,欲速則不達🎻。做什麽事都不要一味性急圖快🧑🏼‍🦲,如果違背規律一味圖快,反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無論是走路行車🪀👰🏼‍♀️,還是學習成才、幹事創業,要想盡快達到目的,都應當遵循客觀規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地行進🦺。因為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只有邁不開的腿,沒有走不到頭的路。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而是堅持♞。

 走得快📞,不一定走得遠✯,關鍵在於要有毅力有恒心。行百裏者半九十。九十九步是一半,最後一步是一半。萬事從來貴有恒🧏🏻‍♀️,成事不足毀於躁🌰。那種擁有天生稟賦的“快手”畢竟不多見🏋🏿‍♀️,絕大多數人還是靠後天慢慢學習訓練🦸,逐漸進步提高,才能最終到達理想目的地⛳️。魯迅先生曾說:“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們向往的目標。”漫漫人生路上,很多時候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看誰的慢功夫更到家🟠👩🏿‍🦰。越到最後🧝🏽‍♂️,拼的往往不是聰明和運氣🔌🧲,而是韌勁和毅力。有的起步比別人晚,還走了彎路、遭遇過挫折👵🏿,但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朝著既定目標砥礪奮進📜,最後到達理想彼岸的時候並不算晚🐅。相反👩🏻‍💻0️⃣,那些跑步前進追求速成的人🦴,起步很早但心浮氣躁🏋🏽‍♂️🙎🏻,步子很急但擋不住誘惑,走到半道不時改變主意,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難免一事無成📊。

 實際上,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還不是快一點慢一點的問題👩🏿‍🔧🤜🏼,而是選擇走哪條路、方向對不對的問題。路子選準了,方向對頭了🥺,快一點慢一點,遲早都能到達目的地。路子方向不對,那就南轅北轍🌋,跑得越快離目的地越遠。一定要把準方向走對路🎅🏽,越是走到最後,最需要謹慎小心🦓,防止迷失方向,防止摔倒在成功前的“一米線”上💇🏽。還要看到,一個人發展進步再順利😐,走得再快也只能保持一段路程🎛,“全程高速”幾乎不可能🧚🏻,要有起起伏伏、快快慢慢,甚至隨時可能“停下來”的心理準備。

 現在🦐,社會生活“快節奏”,人人過著“快生活”。吃飯點“快餐”、網購靠“快遞”、出行坐“高鐵”、學習報“速成”……“總是急匆匆往前趕”“疲於奔命”成了許多人的共同生活感受。急於求成、心浮氣躁成了一種流行病👬🏼,“慢一點、靜一點”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很多人不缺幹勁缺韌勁🪲,不缺激情缺耐心,成功之路上快步跑得滿身大汗還到不了目的地。如果能沉下心來,多一點烏龜那種“爬行不止”的“慢動作”,效果會不會好一些呢?


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認什麽道理🤠、按什麽道理去做


節選自解放軍報2018年8月22日第七版

《各種道理面前要學會選擇》


 凡事皆有道理0️⃣🍠,每件事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道理。認什麽道理、按什麽道理去做🧑🏻‍🏭,關鍵在於自己選擇🍳。這種人生選擇題,時時處處都擺在我們面前。在社會生活多樣、價值觀念多元➰、信息傳播網絡化的時代,各種各樣的道理紛繁雜陳🛀🏻,每個人面臨的選擇題更多了,選擇的余地更大了,難度也明顯增加了。如何選擇是好☝🏻?真得費點功夫好好思量思量。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有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念🍤。自古以來,就有種種不同的人生道理📞👨🏽‍🚒。

 我們生活在多樣化的社會環境中,各種各樣的道理客觀存在💁🏼🗡。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成分、利益主體、就業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日趨多樣化。人們價值觀念的多樣化🦡👩🏽‍🚀,正是我國社會生活多樣化的客觀反映🩰。改革開放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每個人都是體製內的“組織人”“單位人”。個人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權益,必須經過組織安排在體製內才能實現,離開組織和單位沒有別的出路。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除了在黨政機關、軍隊、事業單位和國企等體製內工作外,還有大量的人在外企、民企及各種社團等地方就業發展,很多人自主創業🛀🏽,自謀生路,體製外的“社會人”“自由人”越來越多✊🏻。思想價值觀念上,也出現了“超級市場”現象🥖,形形色色的思想價值觀念都有不同存在和發展空間👨🏼‍🍳,各種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相互影響🔀、相互激蕩日益突出。再加上信息傳播網絡化的迅速發展,自媒體時代五花八門的信息滿天飛,各種各樣的人生道理、心靈雞湯琳琅滿目🍨。要做到亂花紛繁不迷眼,學會辨別和選擇尤為重要。

 各種不同的道理,實質就是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什麽道理🥉、按什麽道理去做,說到底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選擇。在一定意義上,一次次的不同選擇是對真理還是歪理的選擇🗝,決定的是人生之路走正道還是走邪路。很多時候,一個人改變不了社會,也左右不了別人,但可以選擇做好的自己。社會風氣不好,不少人隨大流🤷🏽,自己可以學荷花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就是要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堅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辨別是非對錯,抵製各種明顯錯誤的歪理和貌似正確的偏見。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無知,可以通過學習逐步接受真理,而偏見則會固執己見拒絕真理。

 對不同道理的選擇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次又一次以至無數次的終身選擇。選擇正確還是錯誤🪕,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要經歷長期的反復的實踐考驗。


學習工作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持之以恒🏚🤕、積少成多


節選自解放軍報2018年11月7日第七版

《不要“日計有余,歲計不足”》


 有些同誌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每天好像幹了不少事,很是辛苦,但一年下來回頭看看🍰,工作上沒做成什麽像樣的事情🛴,學習上也不見明顯的提高,日復一日留下的都是些沒啥意思的事務賬⛹🏽‍♂️,為此常有一種虛度年華的失落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青春易逝,時間寶貴。怎樣才能避免發生這種“日計有余,歲計不足”的現象?很有必要講究一點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學習工作應當有目標有計劃⚠🥇,不 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學習工作有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和行動計劃,效果是大不一樣的。一些同誌“歲計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和行動計劃,過一天算一天🐚,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是事到臨頭被動應對🔵。雖然也時常緊張忙乎,突擊學了一些東西🏪、幹了不少事🛣,但很難取得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的成效👷,就像散落的珍珠少了一根線串不成項鏈。

 要當有心人,靜得下心來學習思考🔟。關鍵在於要力戒懶惰,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總結勤於動筆;力戒浮躁,保持“寧靜致遠”的心態🍂👨🏼‍🍳,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如果心似滾鍋翻騰不止,身像陀螺轉個不停🙍⏰,就很難學得進東西🧑🏻‍🦼‍➡️📳,也思考不了什麽問題,更難以幹成事業。

 與“日計有余👨🏿‍🔬,歲計不足”相對應👱‍♀️,還有一句成語:“日計不足,歲計有余”。意思是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累積起來就很多了🧑🏿‍🎨。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歲計有余”,需要日積月累。學習工作只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持之以恒,積少成多,就能有很大收獲。不要學猴子掰苞米,掰一個丟一個🛠。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