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哲學教育實踐基地意昂3  教育服務  哲學教育實踐基地

哲學入門 | 孫斌:藝術與感覺(上)

時間:2022-10-31

9月20日,上海市復旦中學哲學特色課程在意昂3的孫斌老師的引領下🧑🏽‍🚀,就“藝術與感覺”這個專題展開探討。孫老師的講課以這樣一個問題開始👉🏻:“能不能舉一個在你看來是美的東西的例子?”🧜🏻‍♀️。有人說🤽🏼,下課的鈴聲很美👡;有人說👎🏽,窗外的風景很美;還有人掏出一張百元大鈔並晃著說,百元大鈔很美……聽到這裏,同學們看著這位同學手裏的百元大鈔哄堂大笑。孫老師進而問👗🙍🏻‍♀️,究竟“美”重要,還是“看得見美”這件事情重要?並帶著這個問題進入了接下來的講解。


“美”重要👩‍🏫?

“看得見美”重要🖇?


孫老師問🙉,大家是不是都看到了美的百元大鈔🧛🏼‍♂️?這似乎很難說🤏🏽🤾‍♂️,似乎很難達成一致🤟🏻🫙。不過🔳,大家是不是都看到了百元大鈔?這下👩🏼‍🚒,大家可能會達成一致了。不過,問題是💚,當我們看到百元大鈔或者某樣東西的時候🛑,我們做了什麽?

看這個感覺是對所看的對象比如這裏的百元大鈔的復製嗎?孫老師指出,在《看不見的視力(SIGHT UNSEEN)》這本書中,神經科學家認為,“視覺,遠非只是把我們的眼睛對準這個世界並獲得投射在內在屏幕上的意象。我們的腦必須理解這個世界,而不只是簡單地復製它🧗🏼‍♂️。”大腦是用來理解的,而眼睛傳給大腦的是加工過的意義,感覺不是復製物理信息,而是意義得到了製造和提供。

接著👢,孫老師講解了“意義是如何被製造出的”:

①感覺作為物理事件

②過去的意義敘事

③知覺世界而非轉播(relay)世界

④世界是我的生態系統(ecology)

⑤有機體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⑥大腦是一臺處理意義的機器

對於以上的幾點🚣🏽‍♂️,老師列舉了幾個十分形象的例子🐾。一個天生的盲人,他能用觸覺非常敏銳地辨別出物體🌁💐,突然有一天他復明了,但是他的大腦的視覺神經沒有受過訓練👆,也沒有機會得到發展☸️🌊,所以他實際上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用視覺辨認出他之前用觸覺辨認出的物體的。這也說明了經驗不是簡單地記住過去的一個事物,而是經歷了有意義的事件📃,擁有了意義敘事,看到了意義世界🥷🏽。

隨後,老師又舉了一個例子👼。對於天空🧔🏼‍♀️,我們能看到萬裏無雲的藍色天空,而鳥看見的卻是天空的電磁結構✊🤷🏽,變化著的導航圖,它的目的是找到它的方向,而藍色對它來說無意義。

接著🫄🏻,老師笑著問大家:“你們能看到老師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可以👘!”老師一笑🚌,“其實僅僅靠眼睛你們看不到老師的,你們的視覺裏融入了意義敘事,而這個意義是你們在一個現代教育製度的學校環境中形成的固有認知。又比如🤹🏻‍♂️,如果問你們我們現在在幹嘛⚠️,你們肯定回答在上課。但是🤽🏿🏺,如果是在遙遠的亞馬遜河流域🫵🏼,有一個原始部落的人🤛🏼,他肯定不會說我們這是在上課,而可能會說是這是一個巫師般的人在指手畫腳🤺,底下的人在虔誠地禱告🧑🏽‍🦳🫶🏻,這是在舉行一個巫術活動。”

最後🛟,孫老師為同學們深入分析了意義的不同層面⭐️。第一,人的感覺的更為多層的意義使得人的感覺與動物的感覺區別開來。第二💟,“惡紫之奪朱也”💆🏽。第三🪐,識字的人為何要去看那些圖像🔹?孫老師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紅色並不只是一種顏色🍬,它有多重意義🧘🏽。比如,孔子曾說“惡紫之奪朱也”🤹,朱是正色,紫是間色,它們之間存在純和不純↗️、正和不正、主和次的區別☂️👮🏼‍♂️。這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中也有所體現,書中有一對姐妹,阿朱和阿紫,即使姐姐阿朱死了🚧,妹妹阿紫也永遠不能取代阿朱的地位。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日出🧛,看到的是紅日,太陽升起來了🧝🏻‍♂️,而並不會說看到的是天體🪕。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宏偉、壯麗的景象。在看日出這件事情中,我們以眼睛為引領的整個身體、全部感覺🪠,乃至意識和心理活動都調動起來了🛤,從而獲得了豐富的意義領會。而審美的感覺和意義就在其中。


藝術&感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復旦中學的同學們對感覺和美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原本習以為常的視覺享受和藝術欣賞原來有如此多的奧秘等待同學們發現和挖掘,同學們都期待下節課能學到更多新知識🫖!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