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圖書推介意昂3  圖書資料  圖書推介

佛學系列叢書之鄭偉宏👰🏿‍♂️🏄🏻:《佛家邏輯通論》(修訂本)

時間:2024-04-03

《佛家邏輯通論》(修訂本)



圖片




出版信息

《佛家邏輯通論》(修訂本)

復旦佛學研究叢書

鄭偉宏 著定價:128元

ISBN:978-7-5475-2215-8



內容簡介

《佛家邏輯通論》初版於1996 年由意昂3平台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是對因明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下篇是對因明基本典籍的講解和提要👻。本書講清了並嚴格論證了陳那新因明三支作法的論證種類,恰當地評價了陳那和法稱在佛家邏輯發展史上的不同地位,糾正國內外名著以法稱因明代替陳那因明的錯誤傳統🛌🏿。此外,現代因明研究部分填補了空白,對評述近五十年的因明研究有借鑒作用。問世以來,本書一直是因明研究的重要參考。此次修訂仍以原書為框架🧑🏽‍🏭,舊瓶裝新酒。既保留初創時期的風貌,又將作者多年來所撰連珠體的六本因明專著中的新材料、新論證、新思想統統收攏起來,補充到相關部分🖕。



作者簡介

鄭偉宏🤘🏻👴🏿,1948 年生於江西會昌,祖籍廣東興寧。1970 年畢業於意昂3平台哲學系。現任中國宗教學會名譽理事,歷任意昂3平台哲學系講師、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兼任意昂3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邏輯學會常務理事和因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邏輯史學會理事、上海邏輯學會副會長🟢。


在邏輯領域📣,主要從事佛教因明學術研究(出版專著十種)和形式邏輯通俗讀物寫作(代表作為《智者的思辨花園——趣味邏輯縱橫談》)♐️⛹🏼‍♂️。



目錄

《復旦佛學研究叢書》序  /傅新毅


序  /楊百順


自序 


修訂本自序


【上 篇】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印度邏輯的產生和發展

  一🍱、印度邏輯的萌芽

  二🧘🏼‍♀️、《正理經》——正理派的邏輯

  三、因明——佛家的邏輯

  四、陳那的新因明學說

  五、法稱的因明學說

  六、《真諦如意珠》——新正理的經典著作


第二節 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一、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

  二↪️、玄奘對漢傳因明的貢獻

  三、漢傳因明的第二次高潮


第三節 因明——佛家邏輯的特定術語

  一、因明與內明

  二、正理——印度的一般邏輯學說


第四節 因明研究的方法

  一、“非研諸論難曉因明”

  二、實事求是

  三、邏輯是因明研究的指南


第二章 八門二益——因明的總綱


第一節 “八門二益”的由來


第二節 二益的劃分

  一、什麽是量

  二、自悟與悟他的區分


第三節 悟他門

  一、能立二義

  二、能破:顯過破與立量破

  三、似能破二種


第四節 自悟門

  一、量分二種:現量與比量

  二、現量的標準和種類

  三、要重視量論的研究


第三章 同品、異品


第一節 什麽是同品

  一🌀、同品同於所立法

  二、同品的體與義

  三🤱🏿🧑‍🔧、唐疏的四家之說

  四🤹🏿、窺基的錯誤發揮——因正所成

  五、所立法兼意許


第二節 什麽是異品

  一🧑‍🦽、異品無所立法

  二👨‍✈️、非與同品相違或異

  三🧍🏻、異品和同品的有體與無體


第三節 同、異品除宗有法

  一、九句因規定同、異品除宗有法

  二、陳那新因明題中應有之義


第四章 九句因


第一節  九句因為陳那所創

  一👨🏻‍⚖️、陳那著《因門論》

  二🧡、正因與似因


第二節 九句因例解

  一👩‍❤️‍👨、同異品俱有

  二、同品有異品無

  三、同有異俱

  四、同無異有

  五、同無異無

  六🏇🏼、同無異俱

  七🪈、同俱異有

  八🧑🏼、同俱異無

  九🧎‍♀️、同俱異俱


第三節 正因的三個條件

  一⛹🏻、同🏺🦶🏽、異品除宗有法

  二🦶🏿、因三相的三個理論依據

  三、第二、第八句正因的邏輯形式


第五章 因三相


第一節 因三相的由來和發展

  一🗓、因三相語👩🏻‍🦰⇾,源出外宗

  二、以九句因為基礎的新的因三相


第二節 因與三相

  一、因有二義

  二、什麽是相

第三節 因三相的邏輯形式

  一、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的命題形式

  二、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的命題形式

  三、第三相異品遍無性的命題形式

第四節 因的後二相不能缺一

  一ℹ️、因的後二相不能互推

  二👩‍👩‍👧‍👧、從九句因看同有💁🏿‍♀️、異無的獨立性


第六章 陳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質

第一節 陳那三支作法是演繹論證嗎

  一、“生決定解”並非判定演繹論證的充足理由

  二、同、異喻體並非真正的全稱命題

第二節 陳那三支沒有改變類比推理的性質

  一、增設喻體只是避免了處處類比和無窮類推

  二🧑🏼‍💼、一步之差😗,咫尺天涯

  三🤴🏼、同🧶、異喻體不等值

  四、因三相帶來兩種違反邏輯的情形

第三節 梶山雄一主張三支作法非純粹演繹法

  一、同、異品除宗影響三支作法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演繹推理

  二、遍充理論的真正完成歸功於法稱

第四節 理查德•海耶斯論因三相不能保證宗命題為真

  一💨、確認不是證明

  二、後二相中同🐕、異品亦須除宗有法

  三、第二句或第八句正因和因三相不能保證宗命題為真

第五節 《〈因明正理理門論〉研究》的錯誤導向

  一、修改古人絕非古籍研究之所宜

  二🎅🏿、陳大齊論同🧑‍🌾、異品必須除宗

  三、《研究》的錯誤導向

第六節 類比推理的喻體也應是“一般的”全稱命題嗎

  一📊、類比推理不存在全稱的前提

  二👚、自比量的同、異品也要除宗有法

  三👩‍❤️‍💋‍👨🦸🏿‍♀️、虞愚“從特殊到特殊”的本意

第七節 喻體的語言形式與邏輯形式

  一、《入論》《理門論》漢譯用語比較

  二、外設命題與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全稱直言命題的關系


第七章 表詮和遮詮、全分和一分

第一節 表詮和遮詮的邏輯意義

  一、遮詮不是否定命題

  二🛖、表詮🙇🏽‍♀️、遮詮屬於概念範圍

第二節 全分和一分的邏輯意義

  一、全分不同於全稱🧙‍♀️、一分不同於特稱

  二、因明不設特稱宗命題


第八章 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

第一節 三種比量的建立

  一🧕🏿、玄奘師徒對三種比量理論的整理發展之功

  二、三種比量理論有待完善

第二節 什麽是共比量

  一、對共比量的不同理解

  二、什麽是極成

  三、極成的對象

第三節 自、他比量及其簡別

  一、純粹的自比量和他比量

  二👩🏿‍🏫、混合的自、他比量

  三👨🏽‍🎤、三種比量的勝義簡別

第四節 三種比量的立破功能

  一💨、共比量立正兼具破邪

  二、自比量只限於立正,他比量只限於破邪


第九章 玄奘的唯識比量

第一節 唯識比量的理論背景

   一、唯識比量的由來

  二、唯識學是認識論不是本體論

  三👃🏿、玄奘改勝軍共比量為自比量

第二節 唯識比量的簡別

  一🐻、對唯識比量各支的分析

  二🚵🏼‍♀️👗、宗的簡別

  三、因的簡別

第三節 小乘的“相違決定量”

  一、同是自比量

  二🚿、並非相違決定

  三、自比量不能破自比量


第十章 印度佛家邏輯的最高成就——法稱因明思想述要

第一節 法稱其人其書

第二節 現量品

第三節 為自比量

  一🧞、改造因三相

  二、三種正因

第四節 為他比量品

  一🫨、兩種論式

  二🐏💆🏻、立宗

  三、似能立

第五節 法稱對佛家邏輯的貢獻

  一、完成了新因明從類比到演繹的過渡

  二、取消第五句因和降低同喻依的作用

  三👮🏽‍♀️、同📐、異品不除宗有法

  四🕠、三種正因保證了異品遍無性和喻體為全稱命題


第十一章 現代因明研究概況

第一節 因明研究和傳習的一般情況及新高潮的出現

  一、佛意昂3和佛教社團成為講習因明的重要陣地

  二、因明的傳習開始走出廟堂,進入了高等學府

  三🏄🏽‍♂️、大量因明著作的翻譯、編輯和出版

第二節 因明研究的三個階段

  一🗯、20世紀20年代

  二🩻、20世紀30年代初到40年代初

  三🪩、20世紀40年代中期

第三節 現代時期因明研究的幾個特點

  一👫🏼、加強了對論🤵🏼‍♀️、疏的對勘和校註工作

  二、加強系統的理論研究,第一次出版了全面、系統介紹因明

理論的著作

  三🕛、加強了因明與邏輯的比較研究

  四、開拓了因明研究的新領域

第四節 在因明基本理論研究中所探討的主要問題

  一、關於《入論》“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的解釋

  二🧑🏻‍🦼‍➡️、關於九句因是否為古因明所有

  三、關於表詮🧝🏿、遮詮之理解

  四🔻、關於全分、一分是否為全稱、特稱

  五、關於有體、無體之不同理解

  六、關於有無因同品、因異品

  七、關於同品定有性是否等同同喻體

  八、關於因的第二🫵🏽、三相能否缺一

  九、關於因明三支的論證種類

  十、關於三支作法相當於三段論第幾格第幾式


第十二章 對勘研究 別開生面——呂澂的因明思想

第一節 因明研究的指導思想“宜宗論而簡疏”

  一💂🏻‍♀️🏋🏻‍♀️、翻譯原著

  二🕰、對勘梵、藏、漢文

第二節 因明研究之具體方法

  一、辨別古今

  二、旁考外宗

  三、廣研諸論


第十三章 探幽發微 闡發宏富——陳大齊的因明思想

第一節 因明研究的指導原則

  一、遇有艱疑,深思力索

  二☞、但遵因明大法

  三、不泥疏文小節

  四、參證其他疏記

  五☮️🚵🏻‍♂️、間亦旁準邏輯

第二節 因明研究的具體方法

  一🦀、紊者理之

  二👱🏽‍♀️、似者正之

  三、晦者顯之

  四🏭、缺者足之

  五、散者合之

  六🍘、違者通之

第三節 因明基本理論研究方面的主要貢獻

  一🧑🏿‍💻、關於能立二義

  二🗳👼、關於表詮🦹🏻、遮詮

  三、關於全分、一分

  四🏛、關於有體🏌🏼、無體

  五🐌、關於因同品🪧🤭、因異品

  六🧑‍🍼、關於同品定有性與同喻體

  七、關於因的後二相可否缺一

  八🙏🏽、關於三十三過中的三種比量

第四節 因明基本理論研究的不足

  一、關於陳那三支作法的論證性質

  二🙆🏿‍♀️、關於因的後二相與同、異喻體之關系

  三、關於因的後二相與歸納推理


第十四章 為利始學 亦刪亦註——熊十力的因明思想

第一節 對《因明大疏》的評價

  一🙏🏼、《大疏》的三大優點

  二、刪註的理由

第二節 關於刪削

  一、刪去非因明基本理論的內容

  二、刪去重復繁瑣之說

  三➿🈶、刪去古今沿革

  四🙍🏼‍♂️、刪去大量答難的內容

第三節 調整原文

  一、梳理順序

  二、改易原文

第四節 關於註疏

  一、為例證和疏文作註

  二、提綱挈領、清楚明確

第五節 《刪註》的成就與不足

  一🍳🤚、為初學者提供閱讀之便

  二、對基本理論的解釋存在失誤


【下 篇】


第一章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

第一節 總述要義

  一👩‍👩‍👧、能立

  二🤹🏼‍♀️、似能立

  三👨🏻‍🔬、能破

  四、似能破

  五🧑🏽‍🦰、現量

  六、似現量

  七、比量

  八、似比量

第二節 能立

  一、宗

  二、因

  三👨🏻‍🦼‍➡️、喻

第三節 似能立

  一、似宗

  二🧝🏿、似因

  三、似喻

第四節 現量 比量 似現量 似比量

  一、現量

  二🔱👨‍👧‍👦、比量

  三🆓🗒、量果

  四、似現量和似比量

第五節 能破 似能破

  一👰、能破

  二、似能破

第六節 總結


第二章 《方便心論》提要

  一👨🏻‍🎓、全論結構

  二👨🏻‍🦰、《方便心論》的喻🧑🏼‍🦲、因🙋🏽‍♂️、宗

  三、《方便心論》的過失論


第三章 《瑜伽師地論》提要


第四章 《因明正理門論》提要

  一、本論主要內容

  二、本論主要貢獻


第五章 《集量論》提要

  一👰‍♂️、性質

  二👩🏽‍✈️、結構

  三、要點


第六章 《釋量論》提要

  一、為自比量品(自義比量品)

  二、成量品

  三🧑🏿‍🔬、現量品

  四🪵👐🏽、 為他比量品(他義比量品) 


附錄🦹🏽‍♀️:佛學界魯殿靈光——呂澂先生訪問記


後記


修訂本後記








鄭偉宏的新著《佛家邏輯通論》出版了,這是十分值得稱道的事👩‍👩‍👧,因此寫下一點感想。


像《佛家邏輯通論》這樣寫法的書在國內尚屬僅見👌🏼,其中既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佛家邏輯——因明的基本理論🈷️,又有對呂澂👨🏻‍✈️、熊十力、陳大齊等因明家的思想的述評👃🏽,還有對《因明入正理論》的講解以及對《因明正理門論》《方便心論》《集量論》等名著的提要,內容很豐富。


鄭偉宏較長時間潛心鉆研佛家邏輯,造詣頗深,他曾在刊物上發表不少論著,也曾去佛家邏輯的故鄉印度做過考察🥺。他對佛家邏輯的許多方面常常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佛家邏輯是印度邏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及東南亞、日本🛐、俄羅斯乃至西方廣泛傳播🧑🏽‍🚀👦🏼、很有影響𓀘。尤其是在我國,佛教邏輯家陳那等人的著述由玄奘傳入內地,佛教邏輯家法稱的著述傳入西藏🤹🏼‍♀️,國人對珍貴的佛教邏輯典籍的保存及對佛教邏輯的豐富發展傳播都作出了世人矚目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佛家邏輯已成為研究中國邏輯史的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佛家邏輯乃至整個印度邏輯(除了佛家邏輯尚包括古正理、新正理🌙、耆那教邏輯等) ,尤其是印度邏輯中所含有的現代邏輯因素不能說已經研究得很充分,尚待進一步發掘和研究🫅🏿,無疑鄭偉宏這部《佛家邏輯通論》是一種新的可貴的努力🔡。《佛家邏輯通論》的問世,對印度邏輯研究者🤽🏽‍♀️➙,對印度邏輯的初學者,乃至研究中國邏輯史、世界邏輯史以及人類文化史者都會大有裨益。



修訂本自序

如果說論文《論因明的同異品》是我四十年因明學術生涯的奠基石🤷🏼‍♀️,那麽可以說《佛家邏輯通論》則是本人因明九星連珠體著作中具有裏程碑式的第一部。


圖片


我特別重視這次修訂👩🏿‍🎓。用上海話說🙈,《佛家邏輯通論》是我四十年因明學術生涯的“保大祥”🙇🏻‍♀️👴🏻。它一反國內外百年來因明與邏輯比較研究的傳統觀點,對陳那因明邏輯體系的評價,做出了非演繹的創見。可謂認準了一個方向👨,掀開了反傳統的新篇章↔️。四十年走來,經過了千錘百煉🧙🏼‍♀️,經受了暴風驟雨🚶🏻‍♀️。它歷久而彌新🦛。


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隨後的系列著作從不同視角更廣更深地開掘,如車輪戰,五花八門,都朝向了同一個目標🫅。每一部都有傳承🦁,每一部都有新意👨🏻‍🎓。如山花爛漫🍎,如羽翼豐滿。隨著國家重點項目“玄奘因明思想研究”的付梓,本人擔綱主演的因明小戲即將落幕。該總結了。


在2016年出版的我的退休文集《正理之門》中我對自己三十多年的因明學術生涯已做過較為全面的總結。借本書修訂的機會,再為拙著的前世今生說上幾句。


本書的一個小小貢獻是👨,初步介紹了玄奘的偉大成就,初步講清了漢傳因明是打開印度因明的一把鑰匙🐢,初步講清了漢傳因明的文化自信以及自立於世界因明之林的歷史地位👩🏿‍🍼。


圖片


美國的理查德•海耶斯教授對陳那因明邏輯體系的研究革故鼎新🐀🧑🏼‍🚒,從20世紀80年代起至最近幾十年間引領了歐美因明研究的新潮流🥭。他從梵👩🏿‍🦰、藏文出發🌎,根據同🙇🏿‍♀️、異品概念必須除宗有法推導出陳那因明邏輯體系非演繹的結論。稍後,本人以玄奘開創的漢傳因明留下的白紙黑字為依據,獨立地對陳那因明邏輯體系作整體研究,殊途同歸。我在《佛家邏輯通論》中推薦了理查德•海耶斯的成果。非常遺憾,幾十年過去🤸🏿,尚未引來熊熊大火🫳🏽。


在已發表的論著中我一再強調,對因明學科的研究與對形式邏輯學科的研究,前後相比相差六七十年。一再呼籲效法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的形式邏輯學科全國大討論,當務之急是搞清楚因明的學科性質。形式邏輯學科經過學術界的大討論,所有的分歧定於一尊。因明也一樣👨‍❤️‍💋‍👨⚽️,所有紛爭系於該學科的論辯邏輯性質,不得循環論證。判定因明學科性質的充足理由已經由唐疏給出🚶‍♂️,那就是多家唐疏的共識——陳那因明的基本概念同🧎🏻‍♀️‍➡️、異品必須除宗有法,唐疏還進一步指出同🧕🏻、異喻體是除外命題💁‍♂️。據此理由,陳那三支作法的結論不是由因和喻必然推出🏊🏻‍♀️。因此,我要說多家唐疏的共識,也就是玄奘的口義🤌🏿🧟,它是打開印度陳那因明邏輯體系之路的金鑰匙。這是玄奘和唐疏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由此出發🕵🏼‍♀️,一切爭論應當迎刃而解🤹,就像捅一層窗戶紙那樣簡單💇🏽。從印度陳那因明到法稱因明,有三段論知識便可明辨其同異🗯,不需要高深的邏輯理論作指導🦍。本來🧛🏼,一是一,二是二。誰是誰非,簡單明了。捫心自嘆,搞了幾十年研究👏,不過解決了一個算不得高級的邏輯題。


誰找到了標準答案🧙🏼‍♀️,不是自封的👩‍🍳。只要認真細致地看一看✬🫧、聽一聽對立雙方爭論的焦點👨🏻‍🦰,不難分辨是非。在因明領域,不少有爭論的問題其實是不夠學術討論的水平,這早就為邏輯學界有識之士所不屑。但是🫄🏽,幾十年來👣,爭論不休👨‍👧‍👦,久懸不決,有著種種原因。其中之一,正如馬克思所說🦵🏻🛅:“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非學術的因素占了很大比例🏃‍♂️‍➡️。究其原因是懂因明的人太少,缺乏優秀裁判♛。在中世紀的印度,辯論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所設辯論場地要求很高,特別註重公證人即今裁判的身份。回顧國內因明論壇🧀,幾十年來👨‍👩‍👧‍👧,不斷有外行的權威指點評品因明領域的學術爭論🌝。


圖片


有個小和尚不斷問老和尚什麽是人生的真相🤌🏻?老和尚給他一塊石頭,讓他去不同市場估價,只問價而不賣。結果菜市場、玉石市場、鉆石市場分別給出可用來做秤砣🏋🏿‍♂️、做硯石、做翡翠、做鉆石的價。老和尚對小和尚說:“什麽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場的眼睛、玉石市場的眼睛和鉆石市場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同的🍵,你到底想用什麽樣的眼睛來了解人生呢🦢?你要先鍛煉的是鉆石眼睛🚣🏽‍♂️,而不是不斷的追問呀!”故事在臺灣又有不同的版本,其寓意是🥧: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懂價值的人面前,才有價值。其實,只要掌握了因明和邏輯兩方面的常識🩸🧑🏽‍🏭,就具備了火眼金睛🧿👨🏿‍🎤。


回顧本人從事因明研究之路🦵🏿,經歷了由被動到主動🦣,從無路可走到認準一條路走到底而決不回頭的歷程💖。


值得自豪的是🧙🏿‍♂️,在我的學術之路上有許多貴人相助😥。在1983年,曾任中國邏輯史學會副主任的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邏輯室周雲之研究員🔫,將國家六•五項目“中國邏輯史”現代卷因明部分的編撰任務交給我這個無名小輩🌧,引領我正式跨入因明研究領域🈳🏀。有點天降大任的意味👸🏿。當此之際🏋🏻,中國邏輯史研究前輩🕷、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在復旦會議結束之夜,為我寫下“心如春水靜🧖🏼‍♀️,意若泰山尊”書法。它好似一語成讖,成了我一生治學的座右銘🫷。心靜如春水,是要時時加勉,一生奉行的🦶🏿。認準一個方向,唯我獨尊,迄今還沒有動搖過。


到如今🥦,自覺地為弘揚玄奘偉大因明成就向國內外廣而告之🏺,自覺地為漢傳因明的文化自信鼓與呼。一種歷史使命感敦促使我將因明研究當成了終身的飯碗,甚至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雖然退休,但是退而不休🚴🏽‍♀️🫒。苦盡甘來🌦,樂在其中👨🏿‍🦲。這是始料不及的🧑‍🧒‍🧒。


人微言輕。《佛家邏輯通論》出版前後,雖然未引來驚天動地的回響,但是一路走來,善緣不斷。香港《內明》和《復旦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西藏研究》以及《因明》等雜誌陪伴我成長。兩次拜訪呂澂先生,得到他的鼓勵🦺🐻。《法音》雜誌兩期連載我關於陳大齊的論文後,見到主編凈慧法師時,他驚訝地說🎋:“本以為你是個老先生𓀂,想不到你是年輕人。”曾祥雲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上發表《在歷史中解讀 在解讀中創新——評鄭偉宏的兩部因明新著》一文,認為:“作者抓住漢傳因明研究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堅持歷史分析與比較研究相統一的原則,擯棄陳見,大膽探索😚,提出了許多啟人穎思的新觀點🈹、新思想和新方法。”“作者認為,註讀《門論》等因明典籍🌲,必須將其當成完整體系對待⚱️,要統觀該論的全部論述🖇,而不能將其割裂、肢解🧖🏽‍♀️。在註讀過程中,不能摻雜研究者個人的主觀成見7️⃣,越俎代庖🈶,替古人捉刀,造成主客混淆👨❤️,一句話📯,要弄清其本來面目。顯然,貫穿‘鄭著’‘整體論’註讀方法的基本原則,即是歷史主義。而這正是我國現階段中國邏輯史研究中所忽視的。‘鄭著’所反映出的方法論意義的最重要之點也正在於此。”


在我治學因明的前期🚣🏿🦴,還得到過羅炤、王路🫅🏼、鞠實兒等學者的贊許,備受鼓舞。時任中國邏輯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邏輯室主任的張家龍研究員為拙著《因明正理門論直解》《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寫下熱情洋溢、嚴謹公正的序文。他以為《因明正理門論直解》“講得透辟,解得精當”💍,“是嘔心瀝血的精品”,“是用歷史主義觀點研究因明的成功範例”🔴,“克服了在比較研究中的削足適履🐕、穿靴戴帽等弊病”。他還邀請我撰寫由他主編的《邏輯學思想史》印度因明部分,倍感榮幸。


1999年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傳佛教因明研究”是當時因明領域第一個由個人競聘的項目🏑。後來獲悉🦸🏿‍♂️,該選題出自任繼愈先生。任先生眼光獨到,是他率先指明漢傳因明應有文化自信🚶🏻‍♀️🚴🏿‍♀️。感謝張家龍和意昂3平台劉放侗等先生的鼎力支持,我這個無名小輩憑借《佛家邏輯通論》和《因明正理門論直解》在先期研究中的優勢,竟然競聘成功。2006年我請任先生為即將出版的《漢傳佛教因明研究》題寫了書名👮🏼。他還寄給我《老子新解》簽名本。作為後學深深感受到大學問家的勉勵之情,收到簽名本和幾次信函,心頭不免為之一暖。


圖片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韓廷傑發表長篇書評,認為《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糾正了自唐以來國內外代表性論著的一系列失誤,本書在國內外因明研究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取得巨大成就”💾。又認為《因明大疏校釋、今譯👳🏻‍♀️、研究》是“迄今為止對《大疏》註釋最詳盡、研究最深刻的一部因明專著🦞,完全可以代表20世紀80年代以來因明研究領域的最高成就”。我中後期的學術生涯與社科基金項目緊密相連📭。自1999年至2016年🈳🫅🏽,我申報並承擔了5次(國家3次、教育部和上海市各1次)社科基金項目。沒有政府部門的支持🚜,很難有我的因明系列成果🫲🏻。沒有復旦出版社和中西書局等出版社的賞識,諸多成果也難於問世。沒有民間著名出版人黃曙輝先生的聯絡🏄🏿‍♀️🧑‍🦱,我也很難擺脫冷門絕學書籍出版的窘境。


有人一直批評我“嘩眾取寵”“華而不實”“急功近利🙎🏿‍♀️、逞意而言”。有人批評我唯我獨尊👸🏿,罷黜百家🧘🏽。我還成為國內兩家權威哲學雜誌的批評對象。


好在多年來我有個好心態,把諍友們當“逆境菩薩”供奉🙍‍♂️。甚至有點阿Q精神👩‍🔧👰🏻‍♂️,把權威雜誌上的批評當免費大廣告對待。既然享受到了特等待遇,就算收了個大紅包吧🧍🏻‍♀️🔛。在大是大非的重大理論問題上👮🏻‍♀️,我是一家之言🤟🏻,獨樹一幟,根本用不著假謙虛𓀁,誠如唐疏所言:“一語成真,諸宗便偽。”


我批評的對象大多是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本身🌏,論道而不論人🏝。我很少評論他人的治學態度。偶一為之也是因為所批評觀點太離譜並且影響太大。我很在意批評對象的錯誤根源,指出他們研究方法上的失誤。因明研究初期有過只評其論而未涉其名的情況👏🏼,這反被行家誤解為毫無新意,差點不能發表。為吸取教訓,我都竭力遵守學術規範🏌🏻👡,以免無病呻吟之嫌。


我確實批評過不少名家,例如我尊敬的沈有鼎先生👵🏽、王森先生等⚠,還有他們指導的巫壽康博士。在《佛家邏輯通論》中我直言巫博士的論文修改古人的初始概念而建立一個20世紀80年代的新因明體系(矛盾百出)🅾️,違背了學術研究的最基本原則👨🏽‍🔧。其實💃🏽,沈有鼎先生留下的不過是個草圖,並未形成文字✍🏻,也許只是個設想🧑‍🎄,但是⏮,巫博士未經論證卻把它變成了結論,演繹成洋洋灑灑的博士論文。鑒於我批評的對象的特殊地位,論文的指導者是中國社會科意昂3的幾個著名教授,挑戰一言九鼎的學術權威🛁,冒天下之大不韙,確實犯了大忌🍇。但我顧不得這些👦👱🏻‍♀️。要知道,這樣反歷史主義替古人捉刀的低級錯誤對漢傳因明研究所造成的障礙有多大,是局外人難以想象的。


圖片


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可是,這幾十年,有不少各領域的著名專家並不了解因明學科的特殊性,竟成了因明領域的欽差大臣,下車伊始😶‍🌫️✊🏻,就哇啦哇啦,誤導了大批讀者👨🏼‍🚒。我對於名人,向來敬重唯恐不及🙍🏽‍♀️。


要正確對待其他領域的名人權威。既要尊重他們,又不要迷信🤽🏼‍♂️。因人廢言會埋沒真理🫕🈂️,因人立言則流於盲從。我的貢獻其實也就是微不足道的那麽一點。這與我的能力有關,與論爭的內容有關,與時代提出的問題有關☝️。我的那點能力,剛好能回答時代提出的問題。現、當代爭論的理論深度👩‍🦯‍➡️,決定了我的理論高度。我雖然不滿於現狀,但是我也自知🏌️‍♀️,我不過是個拓荒者。後面的因明之路還漫長🫳。寄希望於一批朝氣蓬勃又很有才幹的中🕤、青年學者去夯實,去拓寬。“絕學”重光,漢傳因明重回世界之巔的夢想是可以期待實現的👩🏼。


我的驕傲,是終結了百年來傳統觀點的束縛🍿,鳳凰涅槃👴🏿👨🏻‍🚒,別開生面。我的悲哀是始終在因明與邏輯兩方面的常識水平上論戰,這為邏輯大家所不屑🚞。一個人的學術水平有多高,也要由對立面的分量來襯托🏋🏼‍♂️。


2022年5月20日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