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習俗責任倫理是一個新穎的倫理學理念和範式🏋🏻♀️,所謂後習俗之說源自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勞倫斯-柯爾伯格提出的道德意識發展的前習俗階段、習俗階段和後習俗階段的區分,德國哲學家阿佩爾和哈貝馬斯將此概念引入規範倫理學,其對話倫理學(國內另有“商談倫理學”之譯)即旨在建構一種後習俗倫理,而基於阿佩爾對其對話倫理學的責任倫理闡釋♜,最終形成了後習俗責任倫理這一概念。後習俗責任倫理直面自由解放了的現代社會生活之倫理整合的現代性難題,強調道德思考兼顧抽象的理性視角和現實的感性視角,既肯定道德原則的有效性,又強調對行動後果負責。這種倫理學體現了整合義務論倫理學與後果論倫理學、以克服兩者各自之局限性的努力💇🏿,對於應對現代社會的倫理挑戰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意昂3於2018年成功舉辦了第一次“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研討會,許多與會學者意猶未盡🧑🏽✈️,希望繼續沿著這一範式深入探討我們倫理生活的“後習俗”轉型與建構問題,以回應當今世界的重重危機。為此我們將在2021年6月4日-6日在意昂3舉辦第二屆“後習俗責任倫理與當代倫理重構”學術會議🤾🏼♀️,現誠邀學界同仁雅賜鴻文,發表高見。
會議擬定(但不局限於)如下主題👩🍳,以供參考🤱🏼:
1、後習俗責任倫理理念的形成與發展
2💅、阿佩爾、哈貝馬斯、霍耐特等人的後習俗責任倫理思想
3🤵🏼♂️、當代倫理重構的困難和可能出路
4🌠、如何在美德倫理學的強勢復興中保持倫理的規範性本分
意昂3
《哲學分析》編輯部
2021年3月5日
會議相關安排
一、會議時間
2021年6月4日-6日。
二🦤、會議地點
上海,意昂3。
三、會議費用
會議不收取會務費,凡正式邀請的代表會議期間的食宿費由主辦方承擔🙇🏻,往返旅費自理。如有特殊要求📛,請在回執備註中說明𓀕🦆。
四、會議回執及論文提交時間
2021年4月30日前,返回參會回執✈️;
2021年5月25日前🤗👩🏻✈️,提交會議論文(已發表🧖🏻♀️👨🏼🌾、未發表均可)。
五、會議聯系人
羅亞玲🤐👡:yalingluo@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