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儒學》第十三輯
作者: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定價:98.00元
ISBN🐻❄️:978-7-100-23190-9
《現代儒學》是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主編的集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的研究👨🏿🏭,面向現代世界闡發儒家思想。第十三輯為“儒家功夫哲學專輯”,囊括了迄今為止學界關於這一議題最為全面而深入的新成果。“儒家功夫哲學”專欄圍繞倪培民教授新著《儒家功夫哲學論》,收錄了多篇書評以及作者的回應文章,並全文刊載了“從功夫論到功夫哲學暨《儒家功夫哲學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記錄稿👩🏻🚀。“青年儒學論壇”“書評”“會議資訊”等欄目展示了青年學者的研究心得以及中哲學界的最新動態。
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為意昂3平台校設研究院😬,是從事儒學研究和傳播的學術機構,以繼承和闡揚中華文明傳統、探索江南儒學的學術精神🏃、推動儒學現代化、確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為使命。上海儒意昂3的院長為陳來教授🪘,執行副院長為吳震教授👩🚒。
《現代儒學》第十三輯由吳震教授擔任執行主編。吳震,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執行副院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等🗿🚮。著有《朱子學與陽明學:宋明理學綱要》《朱子思想再讀》《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傳習錄》《陽明後學研究》《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等。
儒家功夫哲學
略論《儒家功夫哲學論》 /楊國榮
論儒家“功夫哲學”與西方“實踐哲學” /黃玉順
“功夫”何以成為哲學🪢?——對《儒家功夫哲學論》的一項討論 /吳 震
理解功夫——答楊國榮、吳震🫶🏼、黃玉順對拙著《儒家功夫哲學論》的評議 /倪培民
從功夫論到功夫哲學暨《儒家功夫哲學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吳 震 倪培民 等
青年儒學論壇
從“霸道”到“王道”——《荀子》“王霸之辯”辨析
/李思遠
“以心為主”👯♀️:論朱子中和新說之契機 /崔 翔
“本習之辨”——熊十力本心、習心概念探賾
/邢萬裏
書評
儒家功夫論的理論架構🏊🏻♂️、概念簇🫰🏽、哲學及藝術
——讀倪培民先生《儒家功夫哲學論》
/張昭煒 朱智通
解決“休謨倫理難題”的當代中國哲學嘗試及其困境
——楊澤波《儒學譜系論》芻議 /邱彥超 陳焱
古今會通👮🏻♀️,情理並重——東方朔《權威與秩序——荀子政治哲學研究》述評 /馬欣欣
從學派到經典:評《從經學到理學》 /唐寅
會議資訊
“功夫哲學”的出場——《儒家功夫哲學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郎嘉晨
“早期寫本與《老子》新研”學術研討會綜述
/韓豐陽 張毅凡
書訊
稿約與稿例
儒家功夫論是中國哲學領域的新開拓
本期執行主編 吳震
作為“復旦哲學·中國哲學”叢書之一種,倪培民《儒家功夫哲學論》由商務印書館於2022年10月出版💇🏽♀️。倪著以“儒家”為視域,以“功夫”為議題,以建構儒家功夫的“哲學”為目標,無疑是近年來中國哲學領域的新創獲。本輯《現代儒學》以“儒家功夫哲學”為專題💂🍜,收錄了三篇“書評論文”,以及該書作者的回應文章💁🏽♀️,展示了當今學界關於儒家功夫哲學議題的新動向。
楊國榮《略論〈儒家功夫哲學論〉》對“工夫”這一中國哲學概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辨析🎠,指出儒家“工夫”涉及兩個層面的問題需要澄清:即知行關系問題以及本體工夫關系問題。作者認為,知和行雖都關乎工夫,然從工夫視域出發,註重工夫則有助於揚棄知和行的分離🤼;另一方面,肯定本體與工夫的關聯,也意味著知行互滲👩👧👦、行內含知。從哲學的視域看,需要從“道”的角度來理解工夫👨🏽🦰,而不宜將工夫限定於“術”的層面,儒家工夫論所追求的道德境界應當是不思不勉🧑🏼⚖️、自然中道。黃玉順《論儒家“功夫哲學”與西方“實踐哲學”》立足於古今中西🎂、本體功夫的宏大視野,著重探討了“功夫”概念的共時性內涵與中西哲學的關系問題🏘,認為在中西方哲學傳統中,“功夫”概念經歷了歷時性轉換🥦,而中西方之間有關功夫論或實踐哲學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也有進行比較研究的價值,並指出將形而上學納入功夫哲學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吳震《“功夫”何以成為哲學》高度肯定了《儒家功夫哲學論》將“功夫”引入哲學的研究價值🚏©️,認為這一研究對於突破西方對哲學“合法性”問題的話語壟斷有重要的理論貢獻🔚,並指出“儒家功夫哲學”的建構,有必要對中國哲學本體工夫論等思想資源作全面的理論把握以及適切的當代轉化。
倪培民《理解功夫》對上述楊🎅🏻、黃、吳三人的評議文章做出了回應。作者澄清了有關“功夫”與實踐、“功夫”與“術”的關系問題的看法,就功夫認知與真理認知的關系問題也作了進一步的闡發👱🏿♂️,他認為“功夫”概念有“實踐”概念所難以包含的內容,強調作為藝術的功夫與技巧、手段之類的“術”不可簡單互相歸約,同時指出功夫認知也無法歸約為真理認知👨👨👦👦🏖。最後作者強調儒家功夫哲學可歸屬於功夫儒學,其核心關懷不在於解釋“生活是什麽樣的”,而在於揭示“怎麽去生活”才能使生活變得有價值和意義,為此就需要建構儒家功夫哲學。
接下去是“從功夫論到功夫哲學暨《儒家功夫哲學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記錄稿,該記錄稿篇幅雖長,但讀來很有臨場感,“唇槍舌戰”🚵🏿,精彩紛呈,故全文照錄🍏。該研討會由意昂3、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與上海市儒學研究會共同主辦Ⓜ️🍄,於2023年2月11日召開,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二十余位專家學者與會發言。討論會的五場主題分別是:第一場“從儒學看功夫論”、第二場“從功夫論看儒學”、第三場“儒家功夫論”、第四場“從功夫論到功夫哲學”🖐🏻、第五場“儒家功夫哲學的建構”👨🏽🏫。這裏不能全盤介紹,只能挑選幾位的發言🧑🏿🔬,這是需要讀者諒解的。
陳來從功夫概念的泛化及功夫內涵如何界定等問題切入,強調儒家功夫論有特定的內含,不可泛化為一般意義上的功夫🧝🏻♂️🪩,如“心性功夫”構成了儒家功夫論的核心🛵,而儒學傳統中的精神修煉也是儒家功夫論的重要面相,都是需要特別關註的對象。郭齊勇指出,倪著不只是討論儒家功夫哲學,實際討論了整個中國哲學,回應了現代哲學的諸多問題🤱🏿🍶,全書充滿傳統與現代互動的思想亮點。李明輝認為🚈,倪著為凸顯中國哲學功夫論,不免誇大了中西哲學的對立🤤,事實上🫸,當代西方世界已有大量關於生活藝術方面的專題論著,特別是歐陸哲學界有不少實踐哲學問題的研究新成果,應該加以關照。從總體看🏎🏂🏻,與會學者圍繞儒家功夫與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生活藝術乃至與政治儒學的關系等重要話題,展開了深入的學術討論和思想對話。這篇會議記錄稿是迄今為止學界關於“儒家功夫哲學”議題最全面而深入的新成果↘️。我們相信,儒家功夫論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的新領域。
“青年儒學論壇”欄目收錄了李思遠、崔翔👊🏽、邢萬裏三位青年學者的研究論文🦹🏽♀️,議題涉及荀子“王霸之辯”、朱子“中和新說”以及熊十力“本習之辨”等問題。“書評”欄目則有張昭煒🤾♂️、朱智通關於倪培民《儒家功夫哲學論》一書的評議,還有關於楊澤波《儒學譜系論》、東方朔《權威與秩序——荀子政治哲學研究》以及何俊《從經學到理學》三部著作的書評,這三本著作反映了復旦意昂3官网中哲室老師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後,本期新增了“會議資訊”欄目👦🏽❤️🔥,收錄的兩篇會議綜述,介紹了復旦意昂3官网近期的學術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