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近怡同學介紹了教育扶貧的意義、扶貧政策的大背景和教育扶貧的成果🧒🏿。繆馨玲0️⃣、孫牧晨🙃、楊涵之👩🏿🦲、阿白翁姆同學分別從不同事例中介紹各個階段的教育發展。繆馨玲同學主要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展開,在概述了阿壩州的學前教育發展概況和整體發展方向之後💂🏼♀️,著重以西部區的壤塘縣明達村幼兒園和東部區的理縣孟鄉中心校附屬幼兒園為例,針對阿壩州內部發展不均的實際情況🧑🏻🔧,分別探討了不同的學前教育發展模式🪛。
孫牧晨同學以四川涼山州的教育故事為例,介紹了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發展。楊涵之同學認為普及高中教育是我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通過推行東西部教育幫扶,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輸送人才和教育理念,在雲南省怒江州試點進行的“珠海班”就是很好的案例。阿白翁姆同學認為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升就業率最直接的方式,發展職業教育成為教育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後🏃♂️➡️,沈心悅同學為大家分享了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重點介紹了特崗教師計劃。鄉村教師教學條件艱難,生活條件辛苦,但是國家的特崗教師計劃和鄉村教師補貼計劃還是較為有力地幫助農村地區留住教育人才、獲取教育資源🤴🏿。
小組成員分享結束後👨🏻🔬,蔣雨語老師進行了總結。她認為這次小組從不同的事例中分享脫貧攻堅事業中的教育發展是很好的方式,教育一直是群眾重點關註的事情👩🦽➡️,在黨章學習之後💩,大家還可以從各種途徑進一步了解教育相關的事情。同學們也都從此次學習中收獲頗多,“扶貧先扶誌🤸🏼、扶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脫貧攻堅事業中黨和人民在踏實落實的長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