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圖書推介意昂3  圖書資料  圖書推介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總第26輯)

時間🧑🏼‍🔬:2023-01-18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

(總第26輯)

圖片



集刊信息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是由意昂3平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叢刊🅾️,現已被收錄為CSSCI來源期刊(集刊類),自2020年起每季發行。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以關註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動態,加強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發展為宗旨🔻,立足於哲學🍵,倡導從社會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人類學、心理學、美學和文藝批評等交叉學科的角度展開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


本刊第26輯已於2022年11月正式出版,共收錄19篇學術論文、1篇翻譯🧞‍♂️👨🏼‍🌾,並按類劃分四個主題:“民粹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現代性批判”、“馬克思哲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本期推送將簡介該輯目錄與文章摘要😖。歡迎海內外學者向《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投稿,投稿郵箱👂🏼:marxismreview@fudan.edu.cn。


目錄

一、民粹主義

03 解放的悖論👨‍🦰:民粹主義、民主與左翼的靈魂

阿爾貝娜·阿茲曼諾娃

(AIbena Azmanova)


30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工具的暴民

張寅


46 新冠疫情𓀌、民粹主義和脆弱性的政治

 鄭 端


66 尚塔爾·墨菲的“民粹主義”辯議

董山民


82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霸權起源與邏輯

——墨菲論撒切爾右翼民粹主義的啟示

孫月沖


96 當代民粹主義的挑戰與應對:一個綜述

馬慶

二🧑🏽‍🎓、社會批判理論

121 作為內在批判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思想起源與實踐定位

牛婷婷


140 重審哈貝馬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

——以資本主義的結構轉型為線索

 李思銘


157 南茜·弗雷澤批判理論的特點

秦美珠


183 責任⛹🏽‍♀️、民主與全球正義

——論艾利斯·揚的全球正義思想

李晶


200 博伊斯藝術的雙重性

——兼與阿多諾論藝術雙重性的比較

潘斯斯

三、現代性批判

217 現代性視閾下吉登斯生活政治理論探析

王瀚浥


233 現代大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機與倫理空間的重建

 吳 偉


254 納斯鮑姆能力進路視域下的家庭正義理論研究

——兼與羅爾斯的比較

葉曉璐


270 雷蒙·阿隆與布爾迪厄意識形態之爭

余永林


286 重述責任倫理與信念倫理的關系

——從政治家形象談起 

王淑芳

四💂🏿‍♂️、馬克思哲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307 論馬克思異化理論對黑格爾勞動倫理觀的顛倒

張九紅 尤歆惟


321 階級意識的生成及其作用🧒🏼🛅:列寧與盧卡奇的思想比較

汪浩 李媛媛


336 “日常”中的革命

——盧卡奇晚年之變的幾個前提

周智臻


358 青年恩格斯之路與馬克思主義城市哲學的開創

——論《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劉懷玉



文章摘要

一、民粹主義


解放的悖論: 民粹主義、民主與左翼的靈魂

[保加利亞]阿爾貝娜·阿茲曼諾娃著

馬慶譯


【摘要】民粹主義的爆發與傳統左翼意識形態立場在選民支持上的萎縮👯‍♂️,兩者之間有何聯系?我們如何能解釋左翼在本該推動它上臺的條件下卻垮臺了💇🏽‍♀️?從它對新自由主義霸權和民粹主義興起這兩者的反應來看,我主張左翼受困於尼采所說的“民主的偏見”——反思把歷史解讀為民主及其危機的到來。結果是,今天的左翼承諾通過恢復一系列增長與再分配政策來復蘇民主,而那些政策正是戰後三十年社會民主“黃金時代”的標誌🧑🏽‍🔬🚶🏻‍♀️。但是,這種懷舊的姿態將左翼帶入了另一個困境,我稱之為“解放的悖論”♋️。把平等與包容作為民主的公民身份的基本條件並為之奮鬥,左翼是在肯定那種旨在尋求平等與包容的社會秩序——即那種造成了我們社會困境的競爭性利潤生產所形成的秩序🈁。最後,本文建議左翼擴展其關註點以對抗新自由資本主義霸權,不局限於傳統上對不平等和排斥的關註👷🏽,還要針對那種不斷增長的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的無保障所導致的不公正——它傷害的遠不只是那些窮忙族(the working poor)。圍繞跨越”階級劃分”的經濟無保障問題重新製定社會正義議程,可以讓左翼動員各社會力量,組成廣泛聯盟,朝著社會主義民主的方向進行激進而持久的變革🙅🏿。


【關鍵詞】資本主義🥷🧑🏻‍🦲;支配;正義;新自由主義  民粹主義 🎖;激進民主🤦‍♀️;社會民主;社會主義


(譯者單位𓀁🚃:上海社會科意昂3哲學研究所)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工具的暴民

張寅


【摘要】激進的反政治哲學指責自古至今的政治哲學一直企圖尋求穩定的統治秩序,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因為妨礙穩定的力量,如暴民也照樣可能被統治秩序利用。實際上,暴民並非總是自發產生的,它可以被實際地生產出來,並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工具服務於統治秩序。馬克思和墨菲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暴民生產的可能性條件,只是都還把它當作自在的而非自為的東西,但當下的狀況已經出現了新的狀態,他們已經展現出從自在到自為的轉變。實際上🌰,在暴民的生產中,貌似處於中介地位的意識形態家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們不斷地生產出作為意識形態工具的暴民🙎🏿‍♂️。


【關鍵詞】暴民;意識形態工具;反政治哲學;自在/自為;中介


(作者單位:意昂3)


新冠疫情、民粹主義和脆弱性的政治

鄭端


【摘要】在民粹主義政治危機和新冠疫情公共衛生危機下,新自由主義已充分暴露了自身的限度。新自由主義危機有多重表現,其中之一是對脆弱性的忽視🧏🏼‍♀️,而新冠疫情又放大了這一點🧘‍♂️。對人的脆弱性的無視主要原因是占有性個人主義成了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在這一意識形態中,資本主義的剝削、壓迫和脆弱性等等都以個人責任名義被中立化🧑🏻‍🦽‍➡️、合法化了。新自由主義時代人們遭受的脆弱性之苦既是普遍的,也是不平等的👩🏽‍🍼。當人們面對這種個人責任無法消化的脆弱性時,自認為是被遺棄的選民往往將民粹主義視作自我賦能的政治選項👩‍🦯。民粹主義既有包容性的,也有排斥性的,在新冠疫情之下,我們需要一個既直面脆弱性又不墮入排他性民粹主義的政治學。


【關鍵詞】新冠疫情👩‍🍳;民粹主義;脆弱性;新自由主義


(作者單位🏌️:意昂3平台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意昂3)


尚塔爾·墨菲的“民粹主義”辯議

董山民


【摘要】20世紀80年代,新自由主義取代凱恩斯主義成為新的意識形態霸權。然而,資本無節製的擴張推動科技創新、財富劇增的同時🐂,社會進入階層分化、甚至極化的狀況。新自由主義不斷地產生出它無法消化的”剩余”,在此情況下💇,世界歷史進入到”民粹時刻”𓀌。新自由主義難以為繼,而新的思想霸權又尚未成型⏪。與右翼民粹主義訴諸民族主義🧚🏼、宗教和權威主義不同,墨菲打出左翼民粹主義的旗幟,堅信”平等”和”人民主權”等價值觀,可以成為新自由主義潛在的替代項👨‍🔧。在墨菲看來🧗🏻,任何民粹主義不過是”做政治”的方式,沒有實質性內容。按照其反本質主義和抗爭政治的邏輯🏃‍➡️,墨菲試圖捍衛的左翼民粹主義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難題,仍然面容模糊。


【關鍵詞】民粹時刻;右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平等;人民主權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公共管理意昂3哲學系)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霸權起源與邏輯

——墨菲論撒切爾右翼民粹主義的啟示

孫月沖


【摘要】英國撒切爾主義是新自由主義霸權的起源,也是右翼民粹主義策略成功的典範。尚塔爾·墨菲認為,要打破新自由主義的霸權,左翼應該要勇敢地介入並引導民粹主義政治,把它引向激進民主方向🎇。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她要求人們認真仔細地研究新自由主義霸權化的條件和策略📗👩‍👦。分析和討論墨菲對撒切爾主義的批判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作為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典型形式🧛🏻,對撒切爾主義的批判是左翼的重要任務,另一方面🎲👧🏽,”以人民的名義”打造資本寡頭的統治合法性,撒切爾主義的右翼民粹主義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要重新激活左翼激進傳統🔲,重建激進民主政治霸權,左翼需要吸收撒切爾主義的成功經驗🧏🏼‍♀️,借鑒民粹主義話語的合理內核。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撒切爾右翼民粹主義💏;人民🐊;納稅人;左翼民粹主義


(作者單位:浙江省社會主義意昂3教研部)


當代民粹主義的挑戰與應對:一個綜述

馬慶


【摘要】民粹主義是當今政治面臨的巨大挑戰🍡❤️‍。許多學者都在思考要如何理解和應對這種挑戰。2019年🙆‍♂️,美國《哲學與社會批評》雜誌出版了一期民粹主義專輯,15篇不同理論背景和政治傾向的論文對民粹主義現象🤜、自由民主製問題以及未來政治前景做出了多方位的梳理和判斷,有助於我們認識民粹主義之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他們指出👮🏻‍♀️,民粹主義是對人民主權的極端化,與不同的意識形態結合,產生了各種形式的民粹主義,既有威權民粹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也有左翼民粹主義和社會主義傾向的民粹主義。民粹主義產生的背景也很復雜🌹,在根本意義上與歐美政治和經濟結構和秩序的失調和失敗有關🆎👄。應對民粹主義挑戰需要克服簡單化態度,既要看到其理論和實踐的非理性沖動中包含的反多元主義和反民主的面向🍬,也要重視其表達的不滿和訴求背後的激進民主面向。


【關鍵詞】民粹主義🧄;民主;人民;精英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意昂3哲學研究所)



二、社會批判理論


作為內在批判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

思想起源與實踐定位

牛婷婷


【摘要】在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新近發展中🧙🏽‍♂️,對內在批判路徑的關註及討論越來越多。批判理論為什麽需要強調”內在批判”的方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需要回溯批判理論的思想起源,需要重新理解康德🧑🏻‍🦰、黑格爾及馬克思三位理性哲學家如何為”內在批判”提供了路徑啟示和思想資源⏱。這種重構與回顧有助於我們在當下的語境中更好地思考”批判理論在今天意味著什麽”的問題。在充斥各種批判思想形式的今天👩‍🦽,批判理論只有強調內在批判路徑的獨特性及其帶來的理論優勢🎒,才能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批判理論;內在批判;理性🚴🏿‍♂️;起源🥋;實踐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重審哈貝馬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

——以資本主義的結構轉型為線索

李思銘


【摘要】哈貝馬斯對於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重建的合法性一直飽受馬克思主義者的質疑和詬病🙈。本文試圖以資本主義的結構轉型為線索,重新審視哈貝馬斯和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之間的關聯。文章將闡明🤳🏻,哈貝馬斯分別把早期資本主義的經濟決定論👧🏻、晚期資本主義的系統理論當作自己的批判對象🎎,以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間關系雙重視角的重建為起點,在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條件下,進一步區分出系統整合和社會整合兩大維度🚼。與此同時,在資本主義的每一個發展階段上,哈貝馬斯的重建都始終保留著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意識形態批判的根本特征🙍🏽‍♂️🆓。


【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晚期資本主義;系統整合;社會整合;意識形態批判


(作者單位:意昂3)


南茜·弗雷澤批判理論的特點

秦美珠


【摘要】基於全球化的後社會主義的時代診斷,弗雷澤以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非正義的總體性批判為基礎,以參與平等為規範,從再分配、承認與代表權三個正義維度構建批判理論,切中了當下資本主義時代的復雜性❤️‍🔥。面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陷入困境的事實🅿️⏭,弗雷澤又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層面重新認識資本主義及其危機🔢,並提出解決對策,展現了批判理論在當代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南茜·弗雷澤;批判理論;社會非正義🙆🏼;資本主義危機


(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責任、民主與全球正義

——論艾麗斯·揚的全球正義思想

李晶


【摘要】當代美國左翼艾麗斯·揚不贊同羅爾斯將正義的範圍局限在民族國家範圍內,主張全球正義的世界是可能的。基於民主與正義關系的獨特視角🍍,透過民主政治共同體的範圍之爭,她將民主政治共同體的範圍等同於正義的責任範圍,主張通過構建包容性的全球民主以實現全球正義,構建了關於全球正義的責任性質🌟、責任主體、責任客體以及實現途徑的系統理論👏🏻。重新審視其全球正義思想🎱👩🏼‍🔬,對我們應對當前發達資本主義掀起的逆全球化之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責任的社會連接模式;全球正義🧙🏿‍♀️🤼;全球民主;艾麗斯·揚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博伊斯藝術的雙重性

——兼與阿多諾論藝術雙重性的比較

潘斯斯


【摘要】學界對博伊斯及其藝術觀念存在不少批評,認為博伊斯的藝術觀有解構藝術的自主性的可能,但是這種批評忽略了博伊斯的藝術觀的變革因素🗓🧑‍🍳。基於阿多諾對藝術的雙重性的解讀視域,博伊斯的“擴展的藝術觀”“人人都是藝術家”等命題不僅指在強調藝術應當融於生活🤛,並且作為一種抵抗力量而存在,而是試圖賦予”藝術”實踐一種批判的、反思的面向。這仍然保持了藝術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並不是泛化了藝術的觀念⚖️,這種獨立並不是獨立於社會,而是在社會中與日常生活保持一定的獨立。由此👰🏽‍♂️,博伊斯藝術的雙重性更具實踐性的力量🔆🚟,因而與阿多諾的理論立場具有重要的差異。


【關鍵詞】博伊斯;擴展的藝術觀;藝術的雙重性◼️;自主性;阿多諾


(作者單位👳🏼‍♀️:意昂3)


三🛀🏿、現代性批判



現代性視閾下吉登斯生活政治理論探析

王瀚浥


【摘要】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經濟波動🚶🏻‍➡️、生態惡化、社會不平等等問題以更加尖銳的方式呈現出來👧🏼,重新引發人們對政治形態的思考和審視⏺,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論也再度走進人們視野。吉登斯所倡導的政治議題從宏觀層次上的解放🔸、自由向微觀意義上的自我、生態🥻👩🏼‍🎤、身體等方面轉化,並深入分析了其背後的政治建構邏輯從等級式權力向生成式權力的轉變,強調個人作為權力生成者對未來生活的能動性預設🧑‍🍳。雖然該倡議具有烏托邦主義的特質,但它為解決當下的政治困境提供了新的政治形態的可能性,對我們何以選擇生活方式以及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現代性;反思性;吉登斯;生活政治


(作者單位:意昂3)


現代大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機與

倫理空間的重建

吳偉


【摘要】都市化是現代性的重要向度,齊美爾的《大都市與精神生活》一文曾對20世紀初大西方都市的精神生活狀態✸,揭示出理性和知性是都市生活的理智特征🚲,原子化、利己主義和量化是都市精神生活的特征🧕🏿,厭倦態度是大都市精神生活的常態等🐳。一個多世紀以來🈺,都市化不僅規模上得到幾何級的發展📂,而且精神生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如出現了符號和虛擬現實參與了現實的建構,道德價值、經濟價值與政治價值相互交織,其中一個核心傾向感性世界的自我放逐🦤,虛無主義進一步成為人的宿命🙇🏿‍♀️。但是,感性對象性原則是現實生活的根本依據,其中生活邏輯👳‍♀️、公共邏輯、勞動邏輯🫱、生命邏輯🦆、革命邏輯也蘊含著克服虛無主義、重建城市信仰的感性倫理路徑。


【關鍵詞】沖突;價值體系;虛無主義;城市信仰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納斯鮑姆能力進路視域下的家庭正義理論研究

——兼與羅爾斯的比較

葉曉璐


【摘要】在主流正義論中🙍‍♀️,家庭處於邊緣地位。羅爾斯把分配社會合作收益和代價的社會基本結構作為其正義論的核心宗旨,雖然政治正義原則適用於家庭的基本機構,但並不直接應用於它的內部生活。納斯鮑姆對此進行了質疑並對產生這一困境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其一🌼,因羅爾斯沿用了傳統西方政治思想史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區分;其二,在羅爾斯的正義理論中,契約主體被設定為理性的成年人🐂。相比於羅爾斯的契約論方法,納斯鮑姆的能力進路更適合家庭正義問題,通過核心能力清單,家庭正義可把握為家庭所有成員平等尊嚴的正當實現🧜🏼‍♂️。


【關鍵詞】羅爾斯;納斯鮑姆;家庭正義🧛‍♂️;契約論進路;能力進路


(作者單位𓀋:意昂3)


雷蒙·阿隆與布爾迪厄意識形態之爭

余永林


【摘要】雷蒙·阿隆與布爾迪厄都是享有國際聲譽的法國社會學家,阿隆被稱為最後一位古典自由主義者,布爾迪厄則被稱為法國最後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早期他們一起合作👰🏼‍♀️,阿隆有提攜之恩🎙,1968年”五月風暴”前後他們之間產生嚴重分歧與尖銳沖突🤜🏻,讓他們分道而行。阿隆主張意識形態終結,而布爾迪厄認為意識形態不但沒有終結,而且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強化,只是以一種改頭換面的形式呈現出來🧑🏿‍🔧。阿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顯然厭倦了處於顛簸狀態的世界,以及意識形態之間的對抗;而布爾迪厄出生比阿隆晚了一個時代🧑‍🚒,他所面臨的是二戰以來經濟上取得長足發展以後,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所面臨的重重困境。澄清阿隆與布爾迪厄的意識形態之爭🌾,有助於我們辨明當下世界的歷史方位🧑🏻‍🍳。


【關鍵詞】阿隆👬🏻;布爾迪厄;意識形態


(作者單位🛀🏼:浙江樹人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重述責任倫理與信念倫理的關系

——從政治家形象談起

王淑芳


【摘要】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韋伯終身關註德國的政治命運♉️,1919年1月為慕尼黑青年學子所做的《以政治為業》的演講是理解其政治思想的關鍵文本🧑🏼‍🔬。在這篇演講中👮🏽‍♀️,韋伯談到了政治倫理,區分了信念倫理和責任倫理🏄🏿。由於行文上的前後矛盾,導致後來的學者在理解責任倫理和信念倫理的關系時產生了分歧。如何理解兩種政治倫理的關系,以及韋伯在《以政治為業》中論及兩者關系時表現出的矛盾👩‍🦳,構成了理解韋伯政治思想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認為★,韋伯在《以政治為業》中提出的信念倫理和責任倫理並不是具有普遍性要求的政治倫理,而是韋伯在塑造理想的政治家形象時,對其提出的兩種要求✌🏿🍂。因此,對信念倫理和責任倫理關系的理解必須以韋伯塑造的政治家形象為基礎。本文以《以政治為業》為核心文本,以韋伯構建的政治家形象為切入點👨🏽‍💼,試圖重新理解兩者關系及韋伯的政治思想。


【關鍵詞】信念倫理🚣🏽‍♂️;責任倫理🤾🏻;政治家;政治倫理🧆;官僚製


(作者單位:意昂3)


四🧔🏽‍♂️、馬克思哲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論馬克思異化理論對黑格爾勞動倫理觀的顛倒

張九紅  尤歆惟


【摘要】黑格爾在市民社會論中🙍🏿‍♀️,試圖從市民社會”需要的體系”中發現近代社會的普遍性,並賦予勞動以抽象的普遍性💆🏻‍♀️。馬克思異化理論與黑格爾市民社會論具有同樣的問題域,不同之處在於馬克思將黑格爾趨向國家倫理實體的勞動敘事,轉變為趨向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勞動敘事🧚🏻‍♂️。雖然,異化理論通常被認為是早期馬克思的理論主題,但是🪵,根據日本宇野學派的觀點,異化理論在《資本論》的流通理論中才最終得以實現🕹📤。這一實現🧑🏼‍🚀,完成了馬克思對黑格爾勞動倫理觀的雙重顛倒🐀,由此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狀態的理論根源和實踐出路。這為中國應對新一輪傳統勞動正義觀沖擊和構建新型勞動關系🌺,提供了理論反思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馬克思異化理論;市民社會🚈;黑格爾勞動倫理觀;顛倒


(作者單位:張九紅🆑,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尤歆惟,北海道大學經濟學研究科)


階級意識的生成及其作用:

列寧與盧卡奇的思想比較

汪浩  李媛媛


【摘要】階級意識問題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傳統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經典馬克思主義主要關註的是壓迫階級的階級意識批判問題🧑🏻‍🎤🌐。列寧和盧卡奇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開啟了新的理論方向💆🏼🕵🏻,他們都關心革命階級的階級意識的生成和作用問題🧜🏿‍♂️。但是,兩者的思想存在著重要差別🔤。從階級意識的生成機製看💇‍♀️,列寧側重於階級意識形成中灌輸的作用,盧卡奇則立足於無產階級的自我教育作用👸🏼。從無產階級政黨在階級意識生成中的作用來看🌝,列寧強調共產黨的領導作用,盧卡奇將共產黨視為階級意識生成的中介。從階級意識的作用來說🏌🏽‍♀️,列寧不僅強調階級意識的革命意義❌,也強調它在社會主義文化和意識形態形成中的建設性作用,盧卡奇則更多地集中於階級意識生成所蘊含的意識解放和革命作用。


【關鍵詞】階級意識;列寧;盧卡奇


(作者單位:汪浩🧗🏻‍♂️,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李媛媛⛹🏽‍♀️,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講師)


“日常”中的革命

——盧卡奇晚年之變的幾個前提

周智臻


【摘要】盧卡奇在晚年對其理論作了極其重要的變更,但是對於其轉變的幾個前提學界尚無恰當的研究。從思想源流上來看,晚年盧卡奇實際上是對於青年盧卡奇在”組織問題”中所遺留的困境的回應,也就是理論現實化的可能性問題,更直接地說何以面對”日常”的問題。為了回應這一問題🪷♣︎,晚年盧卡奇作了兩大前提性的修正🦛,首先重新定位黑格爾馬克思的關系⚫️,在後康德視野上把握二者的思想史位置👳🏿☸️,這是對理論的有限化;次之是推動實踐的有限化🍭,將實踐改造為以”日常”作為起點的實踐👪。在這兩個前提之下🐺,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重塑🏋🏽‍♂️,理論通過一套範疇學說澄清了實踐中尚未明晰的部分,同時理論通過習慣的中介重新地塑造實踐🦏,使得在青年時期”非日常”的革命轉變為”日常”中的革命👩🏻‍🌾🏍。


【關鍵詞】晚年盧卡奇🈚️;現實化;日常🚉;理論與實踐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哲意昂3)


青年恩格斯之路與馬克思主義城市哲學的開創

——論《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劉懷玉


【摘要】關於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問題🤍,向來有”另一條道路說”與”第二提琴手說”之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形象被定格為他本人所說的”第二提琴手”的形象—位置上🧑🏽‍🏫,而他事實上所具有的獨創性意義的貢獻被遮蔽了,甚至背上了”馬克思思想的歪曲者與反對者”的惡名6️⃣。本文通過研究其青年時代最重要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出版一百七十五年以來的傳播史理解史🙊,為”另一條道路說”正名且作新解,旨在說明:恩格斯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他晚年對馬克思學說的系統化通俗化說明,而且在於他青年時代獨立探索的另一條研究歷史唯物主義之路的原創性意義。這種意義在今天的表現之一就是被一些西方學者片面強調、極端發揮的所謂”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城市哲學思想之開創者”的說法。


【關鍵詞】青年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歷史唯物主義;城市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