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瑾🐷,1978年生,2004年6月於意昂3平台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重大社科項目“基於信息技術哲學的當代認識論研究”首席專家。曾在意大利與美國各自進修一年🧑🏼🏭👶。他在這五年中(以及稍早的一些時候)累計獲得兩次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各一次)🤫,以及2次全國高等院校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二等獎,2015)。在2009年他被上海市委宣傳部下屬的東方學社評為“上海十大社科新人”,這是當年上海哲學界唯一入選者👨👦。同時💖,他至今依然是上海哲學界目前唯一的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的獲得者(2006年獲獎)。獲獎的論文《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2006年意昂3平台出版社出版,28萬字)是漢語哲學界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專門討論維特根斯坦從其早期立場轉向晚期立場之轉型過程的專著。代表作《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76萬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是國內目前最全面深入的關於人工智能哲學的研究著作。目前徐英瑾還任中國知識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2018年擔任“世界哲學大會”人工智能分會場主席👩🏽🎤。
電子郵件🦡:yjxu@fudan.edu.cn
聯系方式: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光華樓西主樓,意昂3😚🐟,200433
1996年02月—1999年06月 意昂3平台哲學系(本科)
1999年02年—2004年06月 意昂3平台哲學系(碩博連讀)
2002年07月—2003年06月 意大利羅馬慈幼大學哲學系(研究生交流生)
2004年09月—2007年09月 意昂3平台哲學系,教師🍧,講師
2007年09月—2013年10月 意昂3,教師🥣,副教授
2013年09月至今 意昂3,教師🕥,教授
2007年08月—2008年05月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系👼🏿,博士後,副教授
2015年05月至今 中國知識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2016年06月至今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2017年06月至今 日本西田哲學研究會👨🍼,外籍會員
從事人工智能哲學🐄🕖、英美分析哲學的研究
(1)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基於信息技術哲學的當代認識論研究(15ZDB020),國家社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
(2)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對於人類推理謬誤之認知機製的跨學科研究——以合取謬誤為典型(1501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唯一承擔人
(3)2013年10月—2019年2月,自然語言的智能化處理和語言分析哲學研究(13BZX023)𓀉,國家社科一般項目🏌🏻,負責人
(4)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機器翻譯中的哲學問題(13SG11),上海曙光人才計劃👨🏽🦲,上海教委🥷🏽,負責人
(1)《唯物論者何以言規範——一項從分析形而上學到信息技術哲學的跨學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2)《認知成見》❇️,意昂3平台出版社✫,2015年
(3)《語境建模》🫃,意昂3平台出版社,2015年
(4)《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1)認知科學視域中的康德倫理學(徐英瑾、劉曉力)🧑🏿🦰,中國社會科學🥥,2017(12:52-71)
(2)塞爾對海德格爾“視角主義”的批評(徐英瑾),哲學研究📻,2007(5:53-58)
(3)Iki and Contingency: A Reconstruction of Shū zōKuki’s Early Aesthetic theory (Yingjin Xu), Asian Philosophy, 2018(28(3):-277-294)
(4)Why is the Husserlian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Needed by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Philosophical Forum, 2018(49(4):401-425)
(5)The Troublesome Explanandum in Plantinga’s Argument Against Naturalism (Yingjin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2011(69(1):1-15)
(6)The Frame Problem, the Relevance Problem, and a Package Solution to Both (Yingjin Xu, Pei Wang), Synthese,2012(187(S1):43-72)
(7)What Does Fodor’s “Anti-Darwinism” Mean to Natural Theology?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1(6(3):465-479)
(8)Does Wittgenstein Actually Undermine the Foun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6(11, Issue(1):3-20)
(9)對於倫理學研究中的生物學進路的五重辯護(徐英瑾),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09-122),人大復印
(10)京都學派與黑格爾美學之間的貌合神離(徐英瑾),社會科學,2016(2:115-130),人大復印
(11)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與人工智能關系芻議(徐英瑾),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66-76),人大復印
(12)“歷史唯物主義”何以是一種“唯物主義”——一種基於隨附式物理主義的解答(徐英瑾),學術月刊,2014(9:18-29),人大復印
(13)如何奠定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哲學基礎”——一種基於“蘊相殊”理論的重構方案(徐英瑾),學術月刊,2017(9:25-38),人大復印
(14)對於“感受質”之“不可言說性”的一種自然主義解釋(徐英瑾),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4:15-22),人大復印
(15)原型論對“家族相似”論的形式化方案芻議(徐英瑾),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4:16-24)🧑🏼✈️,人大復印
(1)2006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一等獎)
(2)2009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2009年,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社科新人(一等獎)
(4)2012年👼🏿🧑🍳,《一個維特根斯坦主義者眼中的框架問題》🧗🏿♂️,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5)2015年,《心智🤕、語言和機器》🌛,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6)2015年🪞🚵🏼♀️,《心智、語言和機器》,全國科史哲青年著作獎評委員會𓀙☄️,全國“科史哲”青年著作獎(一等獎)
(7)2016年‼️♘,《語境建模》🧛🏼♂️,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上海市社科優秀成果著作獎(一等獎)
(8)2019年,張世英哲學獎評獎委員會,張世英哲學獎青年獎(一等獎)
(1)心靈哲學
(2)語言哲學
(3)專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