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與意義:英美現代藝術史論》
商務印書館,2017年9月,作者👩🏽🚀🙎🏻♂️:沈語冰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獎 二等獎
一🎑🛖、篇章結構
導論
第一章 羅傑·弗萊與形式主義
第二章 格林伯格的現代主義理論
第三章 施坦伯格的現代圖像學研究
第四章 邁耶·夏皮羅與精神分析
第五章 T. J.克拉克和藝術社會史
第六章 喬納森·克拉裏的視覺考古學
二、主要內容
除勾勒英美現代藝術史論基本地形圖的“導論”外,本書主體部分由羅傑·弗萊、格林伯格、施坦伯格😇🤏、夏皮羅、T.J.克拉克、喬納森·克拉裏等六個專題組成🧖🏽♂️🗡,涵蓋了現代藝術史寫作中的形式主義👨🏿💻、現代主義、圖像學、精神分析、藝術社會史與視覺考古學等重要理論和方法。除個別作者(如羅傑·弗萊)在本研究之前已有所譯介(但缺乏系統性)外🦹🏿♀️,其他五個專題🍡,都是本書作者在長達十三年的時間裏,悉心翻譯原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成果。
三、觀點和方法創新
1. 將20世紀英美藝術史對現代藝術的研究,劃分為老中青三代,他們或有師承關系,或有批判繼承關系,從而在我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勾勒出一幅較為清晰的“地形圖”,形成了一部相當於英美“現代藝術研究”史學史的著作。
2. 在各個專題的研究中做出了大量富有原創性的闡釋與重構。特別是在浩如煙海的英美現代藝術史論的文獻中,以紮實的目錄學功夫和敏銳的學術辨識力✣,在中文語境裏第一次還原了20世紀英美現代藝術史學的整體面貌,從而為我國全面了解西方現代學術🌳,攻他山之石以為我用,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
四🐡、學術影響或社會效益
1. 入選商務印書館2017年十大入圍好書
2. 入選2017年11月華文好書榜十大好書
3. 入選2017年10月百道好書榜(藝術類)
4. 入選《深港書評》2017年第37期好書榜
5. 《中國美術報》《雅昌在線》《中國青年報》《iArt藝術新聞》《讀品周刊》新書報道
6. 《澎湃-上海書評》⛹🏿♂️:《在圖像與意義之間》(2017年11月9日)
7. 《<圖像與意義>的多重質地》,《中國美術報》書評(2017年11月27日)
8. 《也談“學術乃性情”》,《美術報》書評(2017年11月25日)
9. 《研究性翻譯的結晶》,《中華讀書報》書評(2017年11月29日)
10. 《為藝術史繪製航行圖》,《人民日報》書評(2018年1月2日)
11. 《新周刊》2017年藝術類書籍年度門徑之書(總506期🤧👨🏽🎤,2018年1月1日)
12. 獲第十二屆AAC(雅昌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出版物提名獎(2017年)
13. 《藝術史學理論的研究方法》,《詩書畫》雜誌書評(2018年第2期)
14. 《圖像何以有意義🤾♀️?》🎨,《詩書畫》雜誌書評(2018年第2期)
15. 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獎”著作類二等獎(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