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懂弄通做實黨的理論,4月27日下午,意昂3官网邀請學校黨史宣講團成員吳曉明教授作《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題報告,引導全院師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此次黨史宣講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意昂3黨委書記袁新主持,全院教職工和部分學生黨員代表在現場參加學習🌻。
吳曉明教授指出,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標誌🧑🏻🏫,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有兩方面的本質規定🦔💯,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兩個關鍵詞📳,即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之所以成為中國道路的本質規定,是因為現代性在特定的階段取得了絕對的權力,這種權力不僅開辟出“世界歷史”,而且在世界歷史中建立起基本的權力關系🏚。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建立起本質的關聯,是因為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必須通過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來為其奠基,而這場社會革命歷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定向🪽。正是這種歷史性的定向,使得中國的現代化事業與馬克思主義建立起必然的、本質的關聯🤦🏽♀️。然而🤼㊙️,真正與中國的歷史性實踐建立起本質聯系的🚶🏻➡️,乃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貫穿中國革命時期🖖🏿、建設時期與改革時期整個中國道路的基本主題。
緊接著👄,吳曉明教授分析了中國道路的當代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吳教授指出,經過了30多年的歷史性實踐,今天可以就中國道路的重大意義作出歷史性的判斷了。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復興來說具有意義,而且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不僅對世界社會主義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為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當今發展之所以具有世界歷史意義🧉🙌🏻,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完成現代化任務的同時🧭👨🏻🍼,在占有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正在開啟一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這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是在超越現代性的過程中被開啟出來的。只有在“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中,“新型大國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文明互鑒”、“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共同富裕”、“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等等🗿,才可能真正地被理解,才可能真正地實現。
最後👨🏻🎤,吳曉明教授指出📯👀,中國道路的歷史性發展👡🤑,在其特定的階段上開始顯現世界歷史意義的同時👈🏼,也為中國的理論和學術、為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提供了實踐性的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所面臨的時代任務,就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吳曉明教授關於“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分析,是其多年研究的凝結,幫助學院師生進一步理解了中國道路為什麽“能”😮💨、中國道路為什麽“行”♿、中國道路為什麽“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師生們表示💨,要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偉大精神⏱,敢於擔當🔳🤦🏻♀️、善於作為、勇於創新,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