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圖書推介意昂3  圖書資料  圖書推介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總第27輯)

時間👨‍👩‍👦:2023-01-25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

(總第27輯)

圖片


1

集刊信息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是由意昂3平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叢刊,現已被收錄為CSSCI來源期刊(集刊類)🧓🏻,自2020年起每季發行。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以關註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動態,加強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發展為宗旨🕎,立足於哲學🪇👯,倡導從社會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人類學🙆🏼‍♂️、心理學、美學和文藝批評等交叉學科的角度展開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


本刊第27輯已於2022年10月正式出版,共收錄15篇學術論文⤴️、2篇翻譯,並按類劃分四個主題🤹‍♀️:“馬克思主義經典解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種族主義批判”🧑🏽‍🦲、“西方思想史研究”。本期推送將簡介該輯目錄與文章摘要。歡迎海內外學者向《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投稿👨🏻‍🍳,投稿郵箱:marxismreview@fudan.edu.cn。



2

目錄

圖片

一、 馬克思主義經典解釋

馬克思的新面孔: 繼 MEGA2 之後

[意]馬塞羅·默斯托/著 陳曲/譯 (3)

《神聖家族》中的“實體”概念 

周陽 (23)


馬克思如何理解關於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

文學平 (38)


馬克思主義與報應刑論

[美]墨菲/著 姚遠/譯 (64)


圖片

二、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

論伯恩斯坦與盧卡奇的理論方法 

楊得雨 (93)

阿爾都塞對馬克思實踐觀的“科學”辨析

李瑞艷 (107)

結構的歷史主義何以可能?——以 A. 施密特對馬克思歷史主義的結構化改造為視角

陸凱華 (123)

非道德善的實現——以艾倫·伍德的黑格爾-馬克思路徑為線索研究

竇梓綺 (145)

論辯證法的當代形態——基於詹姆遜的後現代主義視角

張吳奇 (161)

在鏡像世界中無處安放的邏輯與靈魂——拉康精神分析學與辯證法

孫琳 (178)

資本積累結構金融化變遷及其內在邏輯

康翟 (196)

生命政治學視域中的疫情——從“例外狀態”到“‘新’自由主義治理術” 

夏巍   高倫 (210)


圖片

三、 馬克思主義與種族主義批判

“黑人馬克思主義” 能夠拯救“種族資本主義” 嗎?——論 21 世紀美國資本主義

程恩慧 (233)

資本主義批判的種族維度

張炯 (248)


圖片

四🧗🏼、 西方思想史研究

起源、錯位與對勘——《社會契約論》的 aliénation 難題及其可能解決方案

王艷秀 (267)

理性的距離——伽達默爾對啟蒙問題的超越性思考

洪祖利 (287)

“雙向運動”中的普遍性難題

張潤坤 (311)


3

摘要

圖片

一、 馬克思主義經典解釋

馬克思的新面孔:繼MEGA2之後

[意]馬塞羅·默斯托 著

陳曲 譯

(譯者單位:同濟大學人文意昂3)


《神聖家族》中的“實體”概念

周陽

【摘要】作為對黑格爾實體論的批判😶,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給出了自己的實體論🤹🏽‍♀️,即“斯賓諾莎的實體”。在實體—屬性層面,通過批判黑格爾的斯賓諾莎—法國唯物主義論,馬克思強調了“斯賓諾莎的實體”的雙重屬性的相互排斥,這是“事情的差別”🧑🏿‍🏭,它不能統一於實體的自我區別活動🧑‍🦼🤾‍♀️。在實體—主體層面👨🏼‍🎓,通過批判黑格爾的法國革命論,馬克思指出🤌🏽,主體是實體的雙重屬性的對立的再二重化,它表現為“實踐”與“理論”的區分。

【關鍵詞】《神聖家族》📮;實體🤦🏿‍♀️;德法之爭

(作者單位0️⃣: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馬克思如何理解關於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

文學平

【摘要】關於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分為理論的論證和實踐的論證兩大類,它們認為,上帝存在是客觀道德價值得以存在的最佳解釋,或者上帝是彌補道德裂隙從而實現道德目標的保證。馬克思受康德思想的影響,曾短暫地贊同道德論證,隨後通過自己的探究對道德論證進行了徹底的批判🧖🏻。馬克思否定了信從者的上帝是一切善的主宰👨‍🎤,因害怕受到懲罰而行善並不是出於真正的道德👨🏻‍🏫,內在恐懼本身也是一種惡。基督徒真正信奉是天堂幸福的利己主義,因為基督教始終以“我”為其目標。基督教道德感化的秘密就是使人完全沉浸在幻想的彼岸世界,把精力集中於自己的唯靈論的“我”。關於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只是證明了人的道德自我意識的存在🌘,因而實際上是對上帝不存在的證明。

【關鍵詞】理論的道德論證;實踐的道德論證🧖🏿;內在恐懼;利己主義🧨;道德感化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馬克思主義與報應刑論

[美]墨菲 著

姚遠 譯

(譯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法意昂3、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


圖片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

論伯恩斯坦與盧卡奇的理論方法

楊得雨

【摘要】在伯恩斯坦與盧卡奇關於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本質與方法的爭論中,分別潛藏著以“分析”與“綜合”為主要特征的兩套理論方法,也正是由於理論方法的對立,理論內容的矛盾才成為可能。伯恩斯坦基於“分析”的理論方法,使馬克思主義主要部分,歷史觀與政治革命理論分隔開來🈶,並針對各理論內容的特點,采取專門的理論方法予以修正。盧卡奇則用“綜合”的理論方法使辯證法的理論批判直接規定了無產階級暴力革命與專政的政治道路🧗🏿‍♀️,從而恢復了馬克思主義內容上的整體性。

【關鍵詞】伯恩斯坦;盧卡奇👦🏿;理論方法🧰;歷史概念;辯證法

(作者單位:意昂3)


阿爾都塞對馬克思實踐觀的“科學”辨析

李瑞艷

【摘要】作為法國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創始人👶,阿爾都塞在《保衛馬克思》《讀〈資本論〉》《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等著作和文章中,基於馬克思實踐觀的基本思想😓,對實踐的基本內涵和理論形態進行了分門別類的劃分和界定,對理論實踐和意識形態實踐進行了別樣探討,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獨創貢獻🚬。總體上看,這一實踐觀具有一種理性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內在傾向和本質特征,一方面凸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卻以馬克思主義實踐的革命性的缺失為代價👰。因而🚡,阿爾都塞的實踐觀僅僅是一種“理論的革命學”而非“實踐的革命學”🧑🏼‍🌾。

【關鍵詞】實踐觀🏚🚣🏻;理論實踐;意識形態實踐🫅🏻;科學性🖐🏻;革命性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


結構的歷史主義何以可能?

——以A.施密特對馬克思歷史主義的結構化改造為視角

陸凱華

【摘要】上世紀60—70年代🤽🏼,以阿爾都塞🏋️‍♂️、普蘭查斯為代表的“結構”的馬克思主義者對葛蘭西所代表的歷史向度的馬克思主義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批判😧。在這一背景下,德語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予以回應的同時,也展開了對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學說的新一輪反思。在這一背景下,以A.施密特(Alfred.Schmidt)為代表的當代學者試圖調和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這兩種對立的解釋路徑,繼而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增添新的理論活力🔉。在施密特看來,馬克思主義不可喪失其歷史向度🖇,但對其歷史向度的表述完全可借助於一種“結構”的方法,即建立一種描述社會生活圖式變遷所需的“否定的總體性”。A.施密特由此對馬克思《資本論》方法中的歷史主義進行“結構化”改造🧔🏼‍♀️,提出了對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之間關系的新闡釋🧑,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的話語體系亦能兼容“結構”的要素。在此基礎上,一種結構的歷史主義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關鍵詞】A.施密特;歷史主義;結構🏞;歷史編纂學💆🏿‍♂️;否定的總體性;歷史性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非道德善的實現

——以艾倫·伍德的黑格爾-馬克思路徑為線索研究

竇梓綺

【摘要】伍德提出區分“道德善”與“非道德善”是融貫地理解馬克思規範理論的前提,這一區分的哲學參照在黑格爾的倫理思想中。伍德主張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倫理思想在元倫理學層面上是一種歷史化的自然主義,在規範倫理層面上則是一種自我實現的理論。以此為線索,能夠闡明馬克思倫理思想蘊含的雙重維度。其一💇🏽‍♂️,馬克思繼承黑格爾對“道德善”的批判,揭示其社會歷史性並說明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善”本質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意識形態。其二,馬克思同黑格爾一樣在靜止的、抽象的善之外為新的規範可能性開辟了空間📍,即探究能夠歷史地安放人的自由和自我實現的社會情境;不過,馬克思並不認同黑格爾的倫理國家理論,主張只有人類社會或真正的共同體才能使人自由並實現自身。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倫理學的真正關切不是找到某種知性的規範基礎🚇,而是能夠實現人的自由的真實生活🥕。

【關鍵詞】道德的善;非道德的善🧖;意識形態🦸🏼‍♀️;人類社會;倫理;生活

(作者單位:意昂3)


論辯證法的當代形態

——基於詹姆遜的後現代主義視角

張吳奇

【摘要】詹姆遜認為🎽,伴隨資本主義的全球化發展,辯證法理應調整其存在形態。與“體系說”、“方法說”的辯證法不同,“空間辯證法”再現的是當代社會生活關於本質與現象、形式與內容的矛盾對立與其統一可能;因而在理論構成上🌠,辯證法表現為兩個層面,一方面以揭示“共時性”✝️♎️、“歷時性”與“矛盾性”三方面的“非同一性”原則為特征,另一方面則以明確“生產方式”的結構性關系的“總體性”立場為內核;而《資本論》之所以被詹姆遜視為切中現實的辯證法典範,是因為馬克思便是通過分析人類生存空間的碎片化✳️,以及抽象空間對自然空間的同一化來把握當代社會的總體性危機🧙🏽,進而完成對資本主義統治方式及其反抗條件的揭露與說明。

【關鍵詞】詹姆遜;辯證法;空間;非同一性🤯♐️;總體性;《資本論》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在鏡像世界中無處安放的邏輯與靈魂

——拉康精神分析學與辯證法

孫琳

【摘要】自黑格爾創立辯證法以來🚳,辯證理性便已成功地使邏輯(邏格斯)與靈魂(努斯)統一。拉康在傳承馬克思對黑格爾批判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語言的精神分析學😮,批判在新的資本場域中由符號網絡交織起來的鏡像世界中無處安放的邏輯與靈魂👶🏻,反思被同一性、普遍性、必然性掌控的時代症候🚱。其要點在於批判思辨辯證法中主體與自我的虛假幻象、實體與自我意識的內部差異以及現實與自我反思的同形異構等,通過精神分析學指出鏡像世界中的主體被意識形態詢喚的事實。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對辯證理性的批判建立在原質與原樂✋🏻、症候與征兆等精神分析範疇上,以此尋求時代病症的解藥🦶。拉康在馬克思唯物史觀基礎上發展了馬克思諸多關鍵論斷,無論是對超對象的對象世界的剖析🤦🏻‍♂️、剩余價值理論的新解,還是對社會征兆的透視,以及通過社會主體自身力量來拯救鏡像世界中被異化的邏輯與靈魂的思想🧖🏿‍♂️📦,都與馬克思唯物史觀保持著靈魂一致👩🏿‍🦳。

【關鍵詞】拉康;馬克思👩🏿‍⚖️;黑格爾🧑‍🦯🤞🏼;精神分析學🧪;唯物史觀

(作者單位: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資本積累結構金融化變遷及其內在邏輯

康翟

【摘要】金融資本的崛起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最為深刻最為顯著的變化之一,這一崛起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積累結構的金融化變遷。一方面🐌💂🏿‍♀️,資本積累的金融化意味著金融部門取代非金融部門🥞,成為拉動整體資本積累的主引擎。金融部門的積累並非建立在實體經濟繁榮的基礎上,而是日益陷入了自我循環的金融遊戲之中🧑‍🏭。另一方面👩🏽‍🚒,資本積累的金融化也意味著非金融企業在投資決策和積累戰略方面將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首要目標,並日益深入地卷入金融市場追逐短期利益。資本積累的金融化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價值取向等等👩🏻‍🦼‍➡️,當經濟領域強調投機優先於投資🖐🏽、市值優先於利潤之時,必然也會帶來日常生活本身的金融化🚴🏻‍♀️。

【關鍵詞】資本積累🧑🏿‍🎨;金融化🖖🏻👨‍👦‍👦;股東價值最大化;投機

(作者單位:上海財經大學人文意昂3)


生命政治學視域中的疫情

——從“例外狀態”到“‘新’自由主義治理術”

夏巍   高倫

【摘要】阿甘本指認新冠疫情只是意大利政府“發明”的流行病𓀚,意大利政府旨在借病毒之名宣布例外狀態,以至於“社會隔離”中的公民退化為喪失政治倫理維度的赤裸生命。此觀點在西方學界引發了軒然大波,批評者們指責阿甘本未深入考察疫情現實便將其糅合進自己的生命政治學中。事實上🐒,阿甘本的疫情觀並非只是偶發性理論,而是其生命政治學的必然走向。他試圖從主權和生命的結構性矛盾闡釋一切政治現象,然而以預先準備的概念體系統攝現象實情只會脫離社會現實本身。理論反思必須回到社會現實本身,如果要從生命政治學視域反思新冠疫情🧎‍♀️‍➡️,就必須結合“新”自由主義治理術這一現實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理解疫情防控上“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的深層原因。

【關鍵詞】新冠疫情;生命政治學;阿甘本;例外狀態⚂☘️;“新”自由主義治理術

(作者單位✍️:夏巍,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意昂3✖️;高倫⌨️,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意昂3)


圖片

三、馬克思主義與種族主義批判

“黑人馬克思主義”能夠拯救“種族資本主義”嗎?

——論21世紀美國資本主義

程恩慧

【摘要】近年來🤸🏿,國外左翼學界關於種族資本主義與黑人馬克思主義的探討逐漸開始流行。那麽⏳,資本主義是否具有天生的種族特征,黑人馬克思主義真的能夠拯救種族資本主義嗎?答案是否定的。資本主義從來都是“種族資本主義”,是種族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合謀💁🏻‍♂️。21世紀美國資本主義同樣表現為“種族資本主義”,對內通過釋放個體暴力掩飾體系暴力,對外通過戰爭與軍國主義實現種族剝削🧎🏻‍➡️。“黑人馬克思主義”試圖用種族話語代替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分析和經濟分析,既不能實現21世紀馬克思主義話語的更新🦋,也拯救不了垂死的21世紀美國資本主義🫷。

【關鍵詞】種族資本主義;美國資本主義🧘‍♀️;雙重暴力🎣;黑人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資本主義批判的種族維度

張炯

【摘要】資本主義批判的種族維度如今在一些特定事件的激化下凸顯出來。種族主義內置於資本主義之中🔔,資本主義的發展促成了種族主義,後者反過來又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西方殖民主義歷史的籠罩下,有必要擴大現代性概念及其範圍的解釋✊🏿,在區分現代性主體與現代主體的基礎上🎲👋🏿,關註殖民世界走向現代性的路徑。反殖民的解放事業或多或少陷入了“西方”拜物教,並牽連到對馬克思主義的不公平對待🎪。馬克思主義與反種族主義的關系是復雜且尷尬的,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雙方都對資源的整合性研究作出了努力。在資本主義批判的主旨下要使反種族主義理論化,還需要認識論意義上的交互融合®️,需要挖掘有色思想家的理論資源,需要在種族與階級的辯證關系上作出更符合時代內涵的解釋👲。

【關鍵詞】種族;資本主義批判;後殖民主義;現代性👶🏼;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意昂3官网)


圖片

四👨🏻‍🚀👷🏻、西方思想史研究

起源、錯位與對勘

——《社會契約論》的aliénation難題及其可能解決方案

王艷秀

【摘要】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指出了經由契約所建立的文明社會存在一個本質的矛盾🧖🏻‍♀️:文明的發展與人類的異化是一個過程的兩個面向而不是兩個階段。為了擺脫異化困境,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一卷第六章提出一個“化圓為方”的悖論重重的方案。阿爾都塞通過對“社會契約”進行圖式化分析🙍🏻‍♂️,發現這系列悖論由連續相關的內在理論錯位構成。但阿爾都塞認為這系列錯位在現實面前退無可退。本文嘗試把《社會契約論》與“二論”聯系起來,提供一種閱讀盧梭的新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在方法論上表現為三維的空間構造理論;在歷史觀方面😿,通過向起源的回溯給予偶然性和可能性充分考量,探索非線性的歷史建構範式的可能性。

【關鍵詞】異化🙍🏽‍♀️;社會契約;錯位;阿爾都塞

(作者單位: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理性的距離

——伽達默爾對啟蒙問題的超越性思考

洪祖利

【摘要】以往的啟蒙之所以存在諸多的問題,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沒有把握理性的距離。理性距離的喪失🫄,使得我們忽視了理性的界限🫏🚎,伽達默爾恰恰洞察了這一點,並且提出了第三次啟蒙。把握理性的距離,既是啟蒙的需要🏋🏼,同時也是理性自身的需要。伽達默爾對於啟蒙問題的思考是在第一次啟蒙和第二次啟蒙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三次啟蒙不僅僅是對它們的繼承,更是對它們的超越👩‍🎤🌼。因為伽達默爾把握了理性的距離🤷🏽‍♂️🥦,所以第三次啟蒙才具有了超越性。伽達默爾之所以能夠把握理性的距離🚦,是因為他把啟蒙問題放在了實踐哲學的高度🕵🏻‍♂️。只有把握了理性的距離,理性才能從它自身出發並返回自身。理性的距離既是伽達默爾對啟蒙問題追問的出發點,同時也是它的落腳點。

【關鍵詞】啟蒙👂🏼;理性🙅🤚🏽;距離;伽達默爾;實踐哲學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意昂3官网)


“雙向運動”中的普遍性難題

張潤坤

【摘要】在卡爾·波蘭尼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雙向運動”的探討中,我們能夠發現一個關於“普遍性”的問題,在波蘭尼的語境中這意味著是否能夠在現代復雜社會(complex society)中找到社會整體的利益,並以之為基礎來重構為資本主義所敗壞的社會。本文首先講述了在雙向運動中普遍性之被遮蔽的問題,討論了黑格爾意義上的“具體的普遍性”在現代世界中無法得到落實的問題㊙️,以及考察了由馬克思所揭示出的無產階級的普遍性在波蘭尼的時代要如何被重新看待的問題。在波蘭尼所提供的雙向運動的框架中,反向運動可能會帶來“資產階級的普遍性”🤴,後者既可能是“形式的普遍性”,也可能是“反動的普遍性”🏌🏽‍♂️🤷🏼。在如此條件下,波蘭尼借用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批判和盧梭的公意概念和民主思想進行了理論發揮,提供了全局觀和社會主義民主的觀點,試圖以社會主義的方式重新構建現代復雜社會中的普遍性。而波蘭尼對普遍性問題的研究,不僅有著理論上的洞見,而且對我們今天重新理解新自由主義及其危機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關鍵詞】雙向運動;具體的普遍性;脫嵌📩;公意;全局觀

(作者單位: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𓀃、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