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學光芒的照耀下去追求夢想🏉,享受人生
――――與意昂3平台哲學系2013屆畢業生的交流
復旦光華樓13層
敬愛的老師們,尊敬的家長們,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好!
剛才授予我傑出系友的稱號,我感到十分慚愧🦻🏻。首先請允許我利用這個機會💶,向我的母校,向復旦哲學系,向我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很高興看到好幾位給我們上過課的老師,雖然復旦已經變得讓我認不出來了🍁,但見到你們熟悉的笑臉健康的身影讓我感到無比親切和溫暖♏️。
今天是我畢業20多年後第二次走進母校,第一次回到哲學系。 很高興能在母校和大家一起交流☎️。與年輕的同學們分享大家學業初成的快樂,感受即將走出象牙塔面對未知世界的一份興奮和些許惶恐🫲🏼。
說實話,我現在的心情是既激動又忐忑。可以說,10多天來、從定下來參加今天活動之日起,我的心情就沒有平靜過🦻。幾年來🏊🏽♀️,你們的孫老師、
什麽是哲學?哲學有什麽用?自從進入復旦學哲學以來,這是我無數次被問及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常常無法回答👩🏻🔬,只能答非所問🟪:哲學還是挺有意思的。離開哲學系20多年🧑🦼🐃,我沒有再讀過一本純粹的哲學專著,就象是把哲學當作是一個自己內心深處塵封已久的神聖殿堂,不經過莊嚴的儀式,沒有純粹的心靈👨👨👧👦,不敢輕易去開啟。哲學被定格在對大學生活、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深情記憶中。這次為了回到哲學系⏳,試著去回想曾經的哲學,我們的復旦哲學🀄️。發現自己其實一天也沒有離開過哲學。哲學就象是一種精神鴉片,一旦碰觸,就會深入骨髓,終身與你身心與共。
大學生活建構了我們關於哲學的最初印象。在我的印象裏🧏🏻,哲學是寬廣博雜的🦧☛,我們的必修課,不光有哲學原理和各類哲學史,還涵蓋了從數理化生物、科學史👩👩👧👦、科學哲學到宗教學☄️、美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邏輯學等幾乎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聽到我們這樣的課程大單,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幾乎無一例外在臉上寫滿吃驚與羨慕🕵🏻♂️👶🏼。哲學是深刻而有啟發性的,讀四年哲學🫵🏽,最刻骨銘心的記憶👋🏻,是多少次在聽課👰🏻,在讀哲學名著時🧝🏻🧖♂️,不經意間,當先哲們深邃的思想撲面而來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對我們每個人習以為常的身邊事物竟然還可以這樣來理解🧑🏽🦰,而且可以說得這麽有道理🧑🏻🎨,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一直以為🍭🧝🏿♀️,這就是一種開啟心智的美妙感受。哲學是重人性的,探究人類自身發展的奧秘是古往今來所有哲學探索的真正源動力。人文主義傳統的熏陶讓我們更加懂得尊重生命🏇🏽,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和人格尊嚴,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哲學是批判和反思的🏊🏿♂️,我始終清晰地記得🫳🏼,在聽我們的班主任陳學明老師向我們講授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時受到的觸動,我總認為,這是對商品經濟與人性現實關系的最深刻的揭示🎹。幾十年過去了🙆🏿,科技和商品這些物質世界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更加強大的摧枯拉朽的力量,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經常重溫這樣冷峻的現實考問呢🐌🏌🏼♀️?哲學是具有感染力和引領性的❇️👡,記得當年復旦校園裏眾多學術活動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哲學系年輕的老師和博士們的演講🏃🏻♀️。(今天在座的俞吾金老師當年就是大家追捧的明星🕵🏽♂️,我們也曾經為他搬過一次家,唯一的印象就是書多,搬不完的書,哲學、文學🧛🏼♂️、藝術等等,各式各樣,包羅萬象)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學術明星和偶像🤷🏽,不光演講現場氣氛熱烈,他們提到的哲學著作也會迅速成為校園裏的暢銷書🧱。
我的同學們以各自的人生經歷詮釋著對哲學的理解。我沒有作過嚴謹的統計和分析研究🏃♂️➡️,但總有一個感覺,哲學系畢業生的職業覆蓋面大概是最廣的,從政府部門到研究機構,從新聞媒體到經濟領域,在不同的領域裏都做得有聲有色🫷🏼。我們班40多個同學♐️,象
20多年過去了,國家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像👔,“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土豆牛肉”的共產主義期待已經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已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汽車已經迅速由奢侈品成為城市家庭的基本生活工具。高鐵、高速公路讓世界變小👩🏻🦯👨👧👦,生活更便捷。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虛擬世界幾乎與現實世界同等重要,手機、網絡讓人可以足不出戶、瞬間便知天下事。世界在變得更快,更透明,聯系也更加緊密,並且包含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可能性🌦。同時,依法治國作為國家的基本方略寫入憲法,民主法治、人權保障成為時代的主題。
但快速發展並沒有讓我們面臨的問題減少。我們的祖先們曾經享受的東西,卻正在成為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我們已很難呼吸到潔凈的空氣🧖🏽,很難吃到放心的食品,可以上天入海的國度,竟然保證不了嬰兒奶粉的安全🍳。看到藍天白雲特別是星星竟也會讓我們驚喜。住房、教育、就業、醫療這些基本生活保障成為讓老百姓揪心的話題。這也是面臨更多困惑和矛盾的時代🍏。大家都在痛斥腐敗🎰,卻對不遵守規則或潛規則習以為常。我們曾經輕率地拋棄了傳統,卻發現西方的東西並不能真正解決中國的問題🕕。當我們重新回到中國的傳統,我們又必須承認傳統的東西確實需要進行現代化的洗禮和抉擇💟。馬克思說過,“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是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哲學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這樣一個時代尤其需要哲學的引領🥤。需要一大批匯通中西,紮根中國本土,直面中國現實問題、關註中國人民現實生活過程的思想者。當我們的文化、製度和精神財富與物質同步發展,能夠為當今世界提供廣泛認可的一種文化、一種製度、一種發展模式的時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真正實現🍊。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哲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利器。它會讓我們對所有的問題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堅守應有的理性👩,既不迷茫🏖🦓,也不人雲亦雲。
哲學是我們職業發展的助推器🫣🤾🏽♂️。雖然這幾年就業形勢並不理想,但無可否認,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就業具有更多的可選擇性,也包容了更多的可能性。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大學的哲學訓練會幫助我們自覺運用概括綜合👨🦰、分析推理等思維手段方法,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找尋職業素質能力的基本要求和發展趨勢,理出清晰的思路和方向👨🦯➡️。一句話📈,哲學將幫助我們成為工作中💥⏱、事業上的明白人。認真而不較真,勤奮而不盲目,不走或少走彎路,從而在職業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也更加堅定。
哲學是我們幫助享受人生快樂的法寶🚵♀️。哲學在本質上也是一種人生的思考🧝🏿♀️,是人類生活智慧的集中體現。生活哲理有的已經轉化為道德規範甚至固化為代代相習的生活方式🧑🏽🎨。大眾追捧的心靈雞湯就是生活小智慧的傳播🤘。而哲學從頭到尾教給我們的都是有關自然、社會、人類👩🏽💼、生命等重大問題的思考,它不是生活的小智慧,而是人生的大智慧。哲學會讓我們充滿敬畏之心🔠,敬畏先哲🙇♀️,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道德法則。哲學會讓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定🧓🏿⛔,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強大,我們的人生道路也將因為對真理、對真善美的信仰而曬滿溫暖的陽光。有理想,能堅守;有責任,敢擔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也享得了榮華富貴,不論順境還是逆境,不論得意還是失意,始終保持內心的從容👲🏿🚓、淡定,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始終無意放任,也不輕言放棄🤙🏿。哲學也會讓我們更加懂得對人性的尊重和關懷,平等真誠🙇🏻♀️,尊重他人,我們周圍的生活空間也會因為人性和煦光輝的映照而更加溫馨。
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離開母校之際,讓我們一起感謝母校⛹🏽♀️,感謝我們的老師們🏪,感謝復旦哲學對我們的培養📪!請你們相信🪖,復旦哲學給予你們的,一定比你們已經意識到的🙅🏻♀️、比你們能夠想像得到的要多得多🪈,你們不僅可以無憾於復旦哲學的選擇,你們更將受益終身!哲學的光芒會照耀著你們匯入實現中國夢的洪流👩🏻⚖️,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做一個永不停歇的思索者,實踐者🤽🏼,讓夢想成真🙇🏿♂️,讓人生出彩!祝福你們📭!
再次感謝我的老師們!感謝復旦哲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