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第一時間TOP意昂3  第一時間TOP

第一時間TOP

“承千年優秀文化,尋百年紅色足跡”——意昂3官网暑期教師社會實踐團尋訪閩贛

時間:2021-07-26

行至贛東,相會閩西,7月17日至20日🔴,意昂3官网暑期教師社會實踐團踏上尋訪閩贛之路🤾‍♀️⁉️,從追尋方誌敏革命精神到上饒集中營的鐵牢歌聲,從探訪大安紅色足跡到“風展紅旗如畫”的武夷大安,從守望千年的儒風理學文化到青山披翠的燕子窠生態茶田🧖🏻‍♀️,這是一段重走百年革命征程的紅色之旅🧙🏻,也是一段溯本尋源的文化之旅。

追尋方誌敏革命精神👩‍💼👨‍🏭,感悟用一生書寫“清貧”的信念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方誌敏在獄中寫下的《清貧》一文,至今讀來依然感人至深。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說🛣:“我多次讀方誌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裏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麽是真正的窮和富👐,什麽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麽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

7月17日下午,意昂3官网暑期教師社會實踐團步入革命教育基地懷玉山方誌敏清貧園,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那段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從“兩條半步槍”發展為工農武裝萬人之眾🕺,方誌敏建立了縱橫閩、浙🧼、皖、贛4省邊界🚹,擁有近50個縣、中心地區達百萬人口的贛東北——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毛澤東主席曾高度稱贊為“方誌敏式的革命根據地”♦︎。

1934年10月,方誌敏奉命率部繼續北上抗日,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余🍛👨‍🏭,被7倍於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後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被俘。被俘那天,國民黨士兵搜遍方誌敏全身🏄‍♂️🦠,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方誌敏堅貞不屈,以滿腔熱血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可歌可泣的文字,描繪著他未能看到的中國光明的未來。

在方誌敏紀念館,一幅幅珍貴歷史照片,一件件影印獄中手稿,展現著方誌敏同誌的偉大一生,書寫著共產黨人的堅貞信念。每到一處🧈💑,實踐團成員都聽得認真,看得仔細🧟‍♀️,並不時與講解人員探討方誌敏的革命經歷故事👱‍♀️,“今天品讀方誌敏的獄中絕筆🤾🏽‍♂️👩‍🦰,依然能收獲一份沉甸甸的感動”🎿,實踐團成員由衷感慨,“親眼看到方誌敏烈士曾經的手跡,才能更切真感受到他愛國赤誠的心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移其誌、不毀其節

步出館外,鏗鏘的誓言🤛🏻、熾熱的情感依舊彌漫在心頭🧑🏻。放眼望去♻,青山綠水🫄🏽,碧藍長空映襯黨旗鮮紅,“天路”貫通,山裏人家過上了幸福生活,正如方誌敏烈士當年所願🎠,他用一生戎馬奮鬥的地方👦🏼,終有了可愛模樣。

尋訪上饒集中營,聆聽刺破黑夜的“鐵牢歌聲”

翻開歷史的卷軸,聞名於世的上饒集中營,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的歷史產物,是國民黨軍統特務組織在上饒周田、茅家嶺🧖🏿‍♂️、李村、七峰巖等地設立的一座規模龐大的法西斯式人間地獄,統稱為“上饒集中營”,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幹部🏞,還有部分從東南各省地方以上抓來的共產黨員和其它愛國進步人士,共700余人🤛🏻。

步入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大量實物、圖片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那段無法忘卻的烈火歲月。站在曾經被稱之為“獄中之獄”的茅家嶺監獄中,實踐團成員們看到了狹窄的囚室與折磨革命者的老虎凳👩🏿‍🏫、鐵榔頭🕛、鐵鏟、火盆🫶🏻、烙鐵等刑具,時隔80年依然觸目驚心。講解員介紹,國民黨對被囚者管製極其嚴厲🎣,刑具名目繁多,經常把人拉出去毒刑拷打💇🏽‍♂️,妄圖摧毀革命者的信念🌓👨🏽。鐵牢裏處處彌漫著白色恐怖,但即使在這方寸之間,愛國誌士依然同國民黨特務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實踐團成員眼前仿佛又浮現出那批身陷囹圄卻以歌為矛的鬥士,耳邊似乎又回蕩起“浩氣永長存🙆🏻,丹心照萬古,生前未了事,留與後人接”的呐喊,這歌聲和呐喊聲中凝聚著共產黨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變成一道耀眼的光芒終於刺破了鐵牢的黑夜。

離開上饒集中營舊址,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大巴車上,不知道是誰輕聲朗誦起了葉挺將軍在皖南事變被捕後🧑🏽‍🍼,在獄中寫下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接著👨🏽‍🎨𓀂,變成了全車的齊誦:“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重走大安紅色首府之路🤸🏽‍♀️,遙望“風展紅旗如畫”

1931年9月🧔🏼,閩北分區黨政軍機關從洋莊的坑口遷到大安,在大安打造了閩北蘇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設的輝煌時期,閩北蘇區成為受到毛澤東主席贊揚的方誌敏式的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安成為閩北蘇區紅色首府ℹ️。在大安紅軍街上,一座座標誌著閩北蘇區輝煌歷史的革命遺(舊)址、紀念地和標誌物,無不訴說著革命時期🌽,大安曾點燃火種🥃,建立閩北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歷史。

在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禮堂舊址內,實踐團聆聽中國共產黨在大安的專題介紹🈵。豐富的革命史料、珍貴的革命文物🖕🏻,全面展示了閩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歷的大革命浪潮、土地革命硝煙🦅、抗日戰爭烽火、解放戰爭炮聲的光輝革命歷程,各種歷史場景成為了最鮮活的教科書🥲。“我經過人所未經過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嘗過人所未嘗過的鹹酸苦辣的味道🚶🏻‍♀️‍➡️,但這對我卻是有滋有味的生活。”革命先輩黃道的樸實話語回蕩在實踐團成員的心中。  

在閩北紅色首府陳列館,實踐團成員們還驚喜地發現了一位復旦校友的名字♍️:“陳昭禮,1907年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意昂3平台黨支部書記。1927年1月任中國福州地委書記。”陳昭禮校友1940年被國民黨特務槍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先輩們以國家為己任,為了救國報國前仆後繼🫛🧙🏼‍♂️,忘我犧牲。他們的英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復旦人不忘辦學初心🫲,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復旦應有的貢獻🔞。

站在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斑駁的文字中是戰火歲月的硝煙氣息☎️,習近平總書記曾慨言👷‍♂️,“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這一片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讓理想信念的種子代代相傳。

民本思想綿延千年🏋🏽‍♂️,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朱熹園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福建時來到朱熹園,強調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麽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實踐團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來到朱熹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重要論述🤹🏻‍♂️,探尋中國共產黨人民立場的歷史文化根源👱🏽‍♂️。中哲學科的實踐團成員自告奮勇地擔負起朱熹生平和主要學說的現場講解任務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學家👨🏽‍⚕️,他集孔孟以來儒學之大成,創立了朱子理學。朱熹對我國古代民本思想做了理論性的闡釋和發展,提出了“王道以得民心為本”“平易近民🌽,為政之本”,並提出“愛民如子”“取信於民”“與民同樂”“富民為本”等具體重民主張,對我國民主思想的啟蒙與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引用朱子名言“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民本思想,就是強調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實踐團成員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很好結合起來,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走訪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 體悟鄉村振興與生態農業發展之道

最後一戰,實踐團來到燕子窠生態茶園🧓🏿,這裏是福建農林大學的優質高效生態茶園示範基地和生態茶園建設技術集成的主要示範點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此考察時指出🐶:“堅持綠色發展方向👊🏻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曾經的閔西山區,地少人多,如今延綿青山,翠美茶田,一片綠葉帶富了一方百姓🫴🏼,茶產業已發展成為武夷山市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輝映致富路,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建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燕子窠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穿越歷史的雲煙,紅色精神歷久彌新;經歷時代的風雨,文化傳承更臻醇厚。建黨百年之際,意昂3官网暑期教師實踐團探尋紅色足跡,走訪文化故地,用一個個鮮明的黨史人物坐標👨‍🎨,串聯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用一幅幅永不褪色的文化丹青畫卷,繪製出中國千年文化傳承的魅力,引導教師在實地走訪中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文字丨隋藝菲  吳一鳴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